第一一二章 大明官場三大套路(1 / 2)

回到明朝做仁君 紂胄 5259 字 1個月前

:[]

不能讓高拱回京!

幾乎在一瞬間,在場的大臣們就在心裡麵默默地達成了協定。

很多事情根本就不用商議,大家的意見都一樣。

這個時候讓高拱回京有什麼好處?

一點好處都沒有,壞處倒是一大堆。這種事情怎麼能做呢?

張四維向前走了一步,緩緩地說道:“事情陛下已經吩咐下來了,那咱們就商議一下吧。大家有什麼話,都可以暢所欲言。”

朱翊鈞看了一眼張四維,一隻手撐著下巴,麵帶笑容,並不說話。

聞言,下麵那幾個人低著頭,一時之間似乎誰也沒有開口的意思。

張四維一皺眉頭。

張居正不在,禦前會議就應該由他主持,現在沒人說話就有點尷尬了。

“臣覺得,此事怕是不妥。”

這個時候,終於有個人開口了。

朱翊鈞轉頭看向了說話的人。

站出來的是都察院左都禦史陳炌。

這是一個讓朱翊鈞沒想到的人。原本以為會是彆人,沒想到出頭卻是他。

見到陳炌站了出來,張四維頓時就鬆了一口氣。

在這件事情上,他實在是不方便說話,畢竟高拱是他的老師。

如果他反對,很容易落人話柄。可是讚成的話,更容易讓張居正一派的人厭惡他。

他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這一步,不能在這個時候前功儘棄。

“朝中眾臣回鄉以後,除起複以外,沒有回京的先例。”陳炌麵容嚴肅的說道:“如果開了這個先例,恐怕會有人趁機也叫嚷著回京。到時候人心浮動,說不定就會生出什麼亂子。”

陳炌的這個角度一點都不新奇,也是大明官場上非常喜歡拿出來的套路。

沒有先例可援、沒有先例可遵循,那就不能乾。

穩重慎重,這是他們一直掛在嘴邊的治國方略。但凡容易出事的事情,那就不做,寧可不做也不要做錯。

士林對這種行為方式也是有很高的評價,通常是“老成持重”四個字。

同時,陳炌還隱晦的點出了另外一個事:不能開這個先例。

朝廷回家的老人有多少?這些人有的是自己願意回去的,有的是被逼著回去的。如果高拱的例子開了,那就會有人效仿。

自己願意回去的就算了;那些被逼著回去的人肯定會想辦法回到京城鬨事。

這可不是朝堂上的這些大臣們想看到的。

“臣也覺得不妥當。”戶部尚書方逢時也站了出來。

他是張居正的人,跟高拱本身就尿不到一個壺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