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九章 對大明皇家的嘲諷(1 / 2)

回到明朝做仁君 紂胄 7496 字 1個月前

:[]

回到明朝做仁君正文卷第六五九章對大明皇家的嘲諷心裡麵有了主意之後,王家屏就恭敬地站起了身子,對著朱翊鈞說道:“陛下,臣覺得徐先生說的有道理。”

這代表著他對徐渭的認可。

見狀,朱翊鈞輕輕地點了點頭。

王家屏這個人自己還是了解的,彆的地方不好說,能力方麵是有的,最關鍵的是也有容人之量。

對於這一點,朱翊鈞很滿意。於是他說道:“那就讓文長跟著你把這次的事辦好、辦漂亮。”

說完,朱翊鈞問徐渭,“文長你有什麼問題嗎?”

“沒有。”徐渭直接說道。

他來京城做什麼的,他心裡很清楚,主要就是為了幫助朝廷處理草原的事。現在這麼處理,可以說的上是物儘其用、人儘其才。這對於一個皇帝來說,就已經是很難得的事了。

徐渭對眼前這個皇帝十分滿意,覺得皇帝做事非常乾脆。

你們兩人要合作,所以你們兩人談談完了覺得沒問題的話,那你們兩個就在一起辦事。

絲毫不拖泥帶水,這樣的乾淨利落是徐渭非常喜歡的。徐渭最受不了的就是官場上的繞彎子、人際關係當中的扭扭捏捏。

“那這件事就這麼定了。”朱翊鈞直接說道:“朕也知道你這次回京除了此事之外,還有關於胡宗憲忠義詞的事。”

關於胡宗憲,朝廷早就有了定論。當年的事雖然沒有大規模的為他平反,但是也為胡宗憲論了功勞。

可是在朱翊鈞看來,這根本就不夠。

外務府那邊已經在緊急開始創作有關胡宗憲的劇本了,有說書的,也有演戲的。這次的主要內容就是以抗擊倭寇為主,其中故事的主要人物一共有四個,第一個就是胡宗憲,剩下的三個自然就是戚繼光、俞大猷和劉顯。

其中借鑒了後世很多三國演義的戲曲風格,編了很多類似於三岔口定軍山之類的劇情,這些東西肯定要大規模的宣傳出去。

回頭朱翊鈞要借勢修建忠義祠,忠義祠當然不光是要給胡宗憲一個人修,在這裡麵朱翊鈞下了一個大棋。

隻不過朱翊鈞是不可能和徐渭把這事講清楚的。

朱翊鈞臉色嚴肅的說道:“這件事,朕已經答應你了,自然就會辦。”

“你回來也是主持這件事的。工部那邊,朕已經吩咐下去了,你可以去工部跟他們商量一下選址和建造的事。算出一個大概來,朕會給你們拿錢。”

“多謝陛下!”徐渭又一次跪了下來,恭恭敬敬地給朱翊鈞磕了一個頭。禮儀十分完整,態度十分堅定。

朱翊鈞點了點頭說道:“去吧。”

看到這一幕,朱翊鈞臉上沒什麼變化,心裡麵卻非常非常難過。

什麼時候,大明的臣子需要這樣了?

看得出來,徐渭對自己這個皇帝非常感激。可是這種感激對於自己來說,就是打臉般的嘲諷。

一個為大明朝鞠躬儘瘁、死而後已的臣子,一個立下那麼多戰功的大臣,最後隻能憋屈地在監獄裡自殺以證清白。這是什麼?

這就是赤裸裸的嘲諷!

現在皇帝拿出一點好處來,然後給你平反、給你修一個忠義祠,結果需要你如此的感激,這是什麼?

原本你應該獲得更好的待遇、應該名利雙收、應該名留青史、應該得到皇家的獎賞,可是結果呢?

至於說嘉靖時期的黨爭,那是怎麼造成的?

還不是因為嘉靖皇帝擺弄權術的結果?

如果沒有嘉靖皇帝來回的擺弄,朝堂之上會出現那麼多派係嗎?

如果不是因為嘉靖皇帝整日裡煉丹、重用嚴嵩父子,會出現大臣為了做事、為了抗倭而站錯了隊,導致他含冤入獄、自殺以證清白之事嗎?

說到底,這根本就不是胡宗憲的過錯。而為了不是自己過錯的一件事搭上了自己的命、一個為國家立過大功勞的人,就這麼憋屈地死在了監獄裡!

此時此刻,徐渭每一個感激的動作,在朱翊鈞看來都是對大明皇家的嘲諷!

等到徐渭從地上站了起來,朱翊鈞說道:“等到忠義祠修完後,朕會親自過去。到時候由你來主持祭祀,朕去參加。”

這一次,徐渭頓時老淚縱橫,徹底解開了多年的心結,整個人顫抖著趴在地上痛哭了起來,“多謝陛下!”

皇帝親自去參加,這就說明了一切。

朱翊鈞也很無奈,自己能做的也隻有這些。

在這個時代,所有人都將生前的榮耀和死後的哀榮看得一樣重,甚至是死後的名聲和哀榮更加重要。

因為大家都想著名垂青史,同時對死後的事也非常重視。這一點從修陵墓上就能看得出來。

自己能做的也就隻有這些了。

朱翊鈞說道:“你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