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章 紮營待兔(1 / 2)

大明英華 空穀流韻 1433 字 1個月前

“土利根!土利根!”</p>

眺望到不遠處的白色緞子般的河流,蒙古衛兵們歡呼起來。</p>

“這不是灤河麼?土利根是什麼意思?”馬祥麟問滿桂。</p>

滿桂道:“灤河越是往北去,彎彎繞越是多,所以蒙古人管它叫土利根,九曲十八彎的意思。”</p>

滿桂說著,翻身下馬,和隊伍裡的蒙漢騎士們一樣,放馬去近在咫尺、沒有封凍的灤河支流處飲水。</p>

鄭海珠帶著晉商二代常仲莘走過來,對馬祥麟和滿桂道:“蒙古人告訴我,灤河上遊是林丹汗絕對控製的草原,河源以東幾十裡,就是王帳所在地察汗浩特。”</p>

她說著,俯身撿了根樹乾,在雪地上畫起來,一邊畫,一邊繼續道:“此行,崔都督讓馬將軍察看塞外地形,我和常公子呢,要看商路。其實,這亂七八糟的世道裡,商路必定要和將士們駐防的布局一致,這樣的話,商人不怕被韃子搶掠,軍鎮還能收到稅。你們看,張家口到灤河源頭,再到捕魚兒海以南,如果形成數條茶馬和皮貨的商道,上、中幾段由外喀爾喀和林丹汗課稅,靠近薊鎮和宣大的幾段,由我們大明課稅,這塞外的大片地界,不就盤活了麼?”</p>

滿桂粗聲粗氣道:“有那麼多買賣人嗎?”</p>

“怎地沒有,”鄭海珠道,“種地沒活路,不是當兵就是跑口外。那老酋努爾哈赤,愣頭青的時候,不也賣了好幾年蘑菇麼?再者,西邊還有羅刹人要進來。”</p>

鄭海珠點著捕魚兒海,也即後世的貝加爾湖方向。其實曆史上,再過不到百年,清王朝就與沙皇俄國在邊境小鎮恰克圖簽訂條約,劃定中俄邊界,並以恰克圖為口岸,進行皮毛與絲綢茶葉貿易。俄商在恰克圖所賺的利潤,占了沙俄國庫的四分之一,而清廷的外貿理人——晉商集團,在恰克圖的大小商號則接近兩百家。</p>

所以,明帝國晚期,因為朝政腐敗、國防廢弛,而與全球貿易的起程時代完全脫節,沒有意識、更沒有實力去經略遠東太平洋地區和蒙古高原,真是這個漢人帝國巨大的痛點之一。</p>

目下,鄭海珠的想法是,先依托眼前這條灤河,嘗試慢慢恢複口外到蒙古草原之間那些永樂帝時期就有的明廷軍事要塞,同時作為運河鈔關那樣的商賈課稅地。</p>

張家口到承德、再到後世赤峰的這一大片,可比遼東李成梁家族的勢力範圍,更有地緣優勢。</p>

而馬祥麟和林丹汗,都還很年輕,以時間換空間,這個空間,絕不應僅僅停留在阻擊後金、甚至養寇自重的層麵。</p>

鄭海珠身邊,滿桂盯著雪地說道:“老子從前聽說,咱大明不問商人課稅,所以軍餉籌不齊。後來去了幾趟張家口才曉得,這說法放屁一樣,就是官老爺蒙咱的。那商稅的花樣兒可多了,按每匹駱駝騾馬收的,按箱子大小收的,按擔子長短收的。噢還有,賣茶引的。常公子,是這樣吧?”</p>

常仲莘恭敬地獻上吹捧:“滿將軍細察入微,若來商路,必也能叱吒一番。”</p>

滿桂一點就通道:“老子不要什麼叱吒的威風,也不稀罕腰纏萬貫的財運,老子隻要軍餉能準時發下來,莫寒了邊關兄弟們的心。鄭夫人,那你就回去給萬歲爺說說唄,多收點稅銀,補補軍餉。”</p>

鄭海珠莞爾:“我就是這麼想的,不過,還得林丹汗不蠢,更不是個孬種,才行。”</p>

馬祥麟意味深長地撇撇嘴,抬起頭,目光掃視了一圈灤河支流附近的山林,對鄭海珠道:“雖然現在才未時,但灤河北邊一馬平川,過夜好比在冰窟裡。你和那荷卓說說,不急著過河,在林子邊上背風處歇一宿,人馬都休整紮實了,明早再趕路。”</p>

……</p>

冰天雪地裡,看中這處避風港灣的,顯然不是隻有馬祥麟。</p>

申初,南邊的雪原上,出現一隊人馬。</p>

抱著胳膊站在營帳外的荷卓,頓時從放鬆的姿態變得警覺起來。</p>

幾乎同時,荷卓聽到不遠處傳來鄭海珠的聲音:“馬將軍,那是商隊嗎?”</p>

荷卓扭頭,循聲望去,看到那個麵貌頗為英俊的明國將軍,正騎在馬上,手裡拿著個細長的鐵筒子,貼住一隻眼睛。</p>

“應是商隊,三十來人,馬像是馱馬,拉著車,”馬祥麟道,“我還是帶人去瞧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