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章 你們禮部乾的好事(1 / 2)

大明英華 空穀流韻 1260 字 1個月前

“鄭師傅,那邊的石碑前,百姓在祭奠誰?”</p>

鬥母宮旁的官驛內,朱由校站在二樓台閣外,指著前往碧霞宮方向的山腳路口,問鄭海珠。</p>

鄭海珠望一眼另側侍立的盧象升,對朱由校道:“昨日我與盧師傅看到後,就去問了,說是祭奠曾在山東做過右參政的呂老爺。象升,你給殿下說說。”</p>

盧象升明白鄭海珠此行,雖然一些與豪強地主撕破臉的事,不教他太早插手,但在朱由校跟前,卻時時將他推出去講解,增進他與未來儲君的師生情誼。</p>

盧象升遂撿了重點,說道:“呂老爺,就是萬曆三賢之一的呂坤,官至我大明的刑部左侍郎,三年前過世的。呂侍郎在山東為官時,用泰山的香稅銀子,開鑿了一條新盤道,進香的百姓,上山與下山就可以分開,不再出現從前踩踏傷亡的慘禍。”</p>

“哦,如此,”朱由校道,“怪不得他身後的香火,瞧著比廟裡供著的那些,還旺。”</p>

因鄭、盧兩位師傅在他眼裡早已不是外人,朱由校又有感而發地加了一句:“我大明,還是有賢臣的嘛,收了香稅銀,沒私吞了給自己弄個什麼門神戶田的,仍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p>

鄭海珠內心微微莞爾。</p>

朱由校出來一趟,一個月裡密集地經曆各種戲劇化又真實的事件,年輕人身上那種清澈的愚蠢褪去不少。</p>

他已經學著在真實的人間中,無論往上還是往下,都去觀察值得思量之處了。</p>

鄭海珠道:“殿下,呂侍郎當然是賢臣,但賢臣若沒有銀錢,通往泰山的新盤道,也修不起來。”</p>

朱由校側頭看向鄭海珠,第一次露出旗鼓相當般的揶揄:“鄭師傅,這些時日,無論說啥,你都能往缺錢兩個字上引。怎麼,孤在曲阜都已經給師傅交上功課了,師傅還是沒覺著徒弟有長進?”</p>

鄭海珠迎著那副障翳不存的目光,輕歎一聲:“怎麼會呢。所謂教學相長,其實殿下的仁與勇,也令我在那一夜拔刀時,不會猶疑。”</p>

朱由校被自己看得上的長輩讚許,心誌更堅實了些。</p>

又因今日要行之計,比此前坐在曲阜城門下賣手藝,多了幾分新鮮的刺激,他越發生出探險的躍躍欲試,哪裡會臨陣退縮。</p>

他瞥了眼一臉正色的盧象升,直率道:“盧師傅其實可以不去。”</p>

盧象升卻果決道:“臣當去。殿下,臣也想如呂公那樣,做個賢臣。臣親眼看看朝廷的規矩到了各地是怎麼爛掉的,就像呂公親自上下東嶽、勘探山路崎嶇,是一樣的道理。”</p>

朱由校平平的嘴角彎了彎:“盧師傅說得對。”</p>

他內心想的則是,盧師傅若披掛上陣,我就放心嘍。</p>

自打曉得了鄭海珠被東林裡的老頑固們排擠,連帶著看盧象升,朱由校也隱隱多了幾分警惕。</p>

他很喜歡盧師傅,隻是,盧師傅既然腦門上一直就寫著“東林門徒”四個字,朱由校難免擔心。</p>

盧師傅若與鄭師傅公開割席,倒罷了,就怕他嘴上不說,暗地裡被東林那些個宗師授意,給鄭師傅使絆子。</p>

今日,既然那一場注定要鬨得更大的戲裡,盧師傅也一起演,至少說明,他不在意被東林把持的禮部,出個大醜。</p>

鄭海珠從旁觀察朱由校的微表情。</p>

皇長子其實掩蓋得不錯,但鄭海珠明白朱由校的念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