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開荒路(九)發展思路(1 / 2)

這座在北地河流入海口建立的“第三晶耀城”,最終在650年初步完成建設,可以成為容納移民遷入的中轉站。</p>

回想起最初提出北地移民計劃的時候,距離今日已經過去整整10年的時間,這期間投入了無數人力物力和財力,至此終於是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p>

作為在這個過程中付出最多的國家,晶耀第一個享受到移民遷徙的紅利,第一批移民基本是來自晶耀。</p>

首都內那些大量湧入的不穩定因素,隻要是適齡男性現在被晶耀抓了一個遍,通通打包裝船運去了北地。</p>

至於移民者如何在北地為晶耀創造收入,自然不可能到現在才開始構思,早在當年計劃提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p>

每一個到達北地的殖民者,哪怕他們身上窮困的一無所有,但人人都欠了晶耀王國一屁股的賬。</p>

這些欠債並不是憑空出現的,晶耀把你們抓上移民船,以及船隻前往北地所需要的費用,和足夠自給自足前運輸的補給,不都需要晶耀繼續持續向你們投入?</p>

當然晶耀是一個十分仁慈的王國,考慮到你們這些人基本一窮二白,所以國家會自動借給你們低息貸款,這便是移民者欠晶耀的錢。</p>

也彆覺得這賬目還不了,這些年趙伶帶隊在北地考察的時候,可不是單純勘探一下海況就好了,他還詳細給國內寫了一篇報告,討論北地什麼產業能夠為晶耀帶來利潤。</p>

趙伶報告中首先排除手工業的可能,不是說北地沒有發展手工業的可能,而是北地這裡不應該發展出手工業。</p>

在北地你可以靠狩獵采集獲得需要的食物,但如果沒有發展出手工業的話,日用品和工具將會成為一個攔截當地自給自足的重要手段。</p>

這樣即便蓋亞教廷和北地之間相隔千裡,也可以依靠日用品來卡住北地脖子,從而確保南土對北地的控製。</p>

那麼既然北地不允許發展手工業,還可以發展其他什麼產業,來給支出巨額投入的晶耀王國回本呢?</p>

趙伶指出的方向就是農業,南土雖然自然條件優越,但這麼多年下來實際上農業已經發展到頭,基本以自給自足為主,不適合像北地一樣發展商品化農業。</p>

所謂商品化農業指的是,農業目的不是自給自足而是貿易,南土這邊六百年積累下了太多問題,反而不如北地這裡一張白紙好作畫。</p>

六百多年來導致的產權劃分,甚至需要蓋亞教廷專門組建一個法庭,用於裁決土地之間的產權歸屬,以及狹小的土地麵積讓商品化農業成為不可能之事。</p>

當然趙伶在報告中也指出,想要從北地農業獲得太多收入,是一件不可能達成的事情,主要問題在於南土這邊的農業保護情緒。</p>

因為南土這裡也有一定的商品化農業基礎,而其主人自然不可能是那些小農,而肯定是手頭上有大規模土地的貴族。</p>

另一方麵如果北地糧食大規模湧入,肯定會衝擊到南土的糧食市場,糧價下跌會給小農帶來更多苦難,到時候蓋亞教廷一定不會坐視不理。</p>

所以趙伶在排除手工業和農業後,認為資源產業才是從北地獲取利益的主要支柱,而資源產業包括毛皮、礦產和木料等自然資源,和魔晶這類該世界獨有的超自然資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