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3章 重賞(1 / 2)

太皇太後雖也覺得方繼藩這禮送得是小氣了些,不過她對方繼藩是很欣賞的,倒也沒有真的計較。</p>

朱厚照在這麼多人的跟前說那樣的話,太皇太後反而有著為方繼藩圓場的打算,笑了笑道:“禮輕情意重,太子不懂,休要胡說。”</p>

方繼藩的臉上卻是毫無愧色,臉上浮出燦爛的笑容道:“娘娘,臣正想說一說這玻璃鏡,這是臣花費了無數心思,為娘娘籌備的大禮。”</p>

大……禮……</p>

說著,方繼藩已變戲法一般,自袖裡掏出了一個木盒子來,木盒子隻比手掌大一些。</p>

這就是玻璃鏡?巴掌大的玻璃鏡?這……怕是一斤都沒有吧?</p>

許多人暗暗搖頭。</p>

角落裡的方氏,又不禁為這侄子擔心起來,雖然方才還因為侄兒爭氣,喜得眼淚都出來。</p>

連弘治皇帝都忍不住的瞪了他一眼,這玻璃都產了上千斤了,還是用來蓋暖棚用的,你就用個小盒子裝這麼點兒來?</p>

方繼藩則在眾人各異的目光中若無其事地將盒子打開,太皇太後麵上雖笑,不過這笑終究有點僵硬,倒不是真貪這點兒禮,隻是覺得,這麵子不太好看啊。</p>

少年人,不懂事啊,送禮都不會。</p>

卻見方繼藩自盒中取出了一副奇怪的東西來。</p>

是眼鏡。</p>

準確的來說,這是一副老花鏡,有了玻璃,老花鏡製起來就容易了,無非就是打磨的問題罷了,雖然人工打磨費時費力,可隻要肯下功夫,就不成問題。事實上,中國的第一個眼鏡,就出自明末,起源於姑蘇地區,為了保證鏡片打磨的精度,崇禎年間,一個叫孫雲球的吳江人,此人和唐寅算是半個同鄉,便製造出了框架的眼鏡。</p>

不隻如此,他還發明了鏡片研磨機器——牽陀車。這種牽陀車,是用腳踏轉動,采用礦石砂、白泥、磚灰等作研磨劑或拋光材料,把鏡片磨成凸凹透鏡,以適應眼屈光的需要,最後終於掌握了“磨片”技術。用天然水晶石磨製出鏡片。同時他又掌握了“驗光”的技術,按照人的年齡和不同的視力研製出老花、近視、遠視等品種以及各種光度的鏡片,並編製了一套“隨目對鏡”的原始驗光方法,用以驗目配境。這樣就可以隨目配鏡,效果絲毫不差,戴在臉上也比較方便舒適。</p>

方繼藩製作眼鏡的材料則是玻璃,至於打磨的方法,則借鑒了孫雲球的‘牽陀車’,製造鏡片的效果,很是顯著。</p>

當然,這裡頭最大的問題,反而是老花鏡的度數問題,方繼藩曾大抵谘詢過朱厚照,心裡對太皇太後大致的度數有了底,不過在配鏡時,方繼藩顯得很保守,他隻需保證太皇太後所看到的世界清晰一些,卻未必需要這老花鏡的度數與太皇太後完美貼合。</p>

至於以後如何,再量身定製便是。</p>

這眼鏡的鏡框,用的是銅製和木質材料,為了保持滑潤,還上了一層漆麵,上頭鑲嵌了兩片鏡子,和後世的眼鏡沒什麼不同。</p>

隻聽方繼藩道:“此乃萬壽鏡。”</p>

“……”</p>

玻璃弄成了這樣,就成萬壽鏡了?</p>

這令朱厚照想起了當初明明暖棚裡種出來的瓜,這感覺就如方繼藩當時非要說那是天材地寶滋潤出來的瓜一樣。</p>

太皇太後年紀大了,曆經四朝,人老了,自然也就麵臨著一個問題,那便是眼睛花了,近物看不清,而更可怕的是,年老的人,也不可能四處走動,每日隻在這殿裡坐著,說實話,眼前幾乎都是模糊的一片。</p>

方繼藩道:“太皇太後,能否容請臣親自給娘娘配上這萬壽鏡。”</p>

“大膽。”弘治皇帝覺得方繼藩這廝簡直瘋了。</p>

親自佩戴,這什麼意思,一點規矩都不懂了嗎?</p>

太皇太後反而寬容地笑了,這方繼藩,可是弘法真人的師叔公啊,是個好孩子,雖然小氣雞賊了一些,不過……</p>

“準了。”</p>

方繼藩便可憐巴巴地看向弘治皇帝,意思是,陛下,你看太皇太後都準了,是不是……</p>

太皇太後一看方繼藩的臉色,瞬間便明白了,方繼藩這好孩子,被皇帝給嚇壞了。</p>

於是咳嗽一聲,帶著幾分嚴厲的模樣看向弘治皇帝,意思是,今日乃是哀家大壽,你有事沒事,就擺著皇帝的架子做什麼?</p>

弘治皇帝有點蒙,可怎麼說,他是不希望皇祖母不高興的,便勉強擠出笑容道:“方卿家,去吧。”</p>

方繼藩便不客氣了,上前去,站在太皇太後的一邊,輕輕的將這萬壽鏡戴在了太皇太後的鼻梁上。</p>

太皇太後覺得古怪,這眼鏡,起初架在鼻上,還勾著耳朵,給人一種不適的感覺,可一刹那之間。</p>

太皇太後感覺眼前的世界,竟是全然不同了。</p>

原先那模糊的世界,竟是頃刻間變得清晰無比,這貿然的清晰,令她有幾分眩暈,可等她漸漸適應後,便看到原來還隻是模糊的一個人影,這站在身側的方繼藩,五官都清晰可見,那劍眉,那如刀裁的鬢角,乃至這鬢角上的發絲,每一根都清晰無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