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5章 有力人士(1 / 2)

萬國來朝,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p>

雖說這所謂的國,成色是差了一點,可這東西終究還是可以貼金的。</p>

弘治皇帝麵帶微笑,心裡已是樂了,欣喜地道:“徐卿家真是勞苦功高啊。”</p>

徐經忙道:“臣不敢居功,此次出海,仰賴陛下聖德,更賴恩師平日教誨,以及同船上下人等儘心竭力。”</p>

弘治皇帝不相信徐經的成功,來自於自己的聖德,這是鬼話。</p>

可這些話,其實不需要弘治皇帝相信。</p>

而是需要臣民們相信。</p>

所以,徐經說出這番話……弘治皇帝暗暗點頭。</p>

弘治皇帝看向方繼藩道:“方卿家,你聽見了嗎,你這幾個門生,教授的都很好。”</p>

方繼藩道:“陛下言重了,臣……愧不敢當。”</p>

本來這句話說罷,也就是了,謙虛一下嘛,很正常。</p>

可方繼藩好死不死,偏偏覺得意猶未儘:“說來慚愧,臣這點三腳貓功夫,哪裡有資格教授門生,都是他們自學成才。”</p>

“……”</p>

這就有點過頭了。</p>

純粹是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啊。</p>

在座的各位,哪一個沒有門生和兒子的,你方繼藩說自己三腳貓功夫,還讓人活嗎?</p>

弘治皇帝卻是心情大好,嘉許道:“難得你還曉得慚愧。”</p>

接著弘治皇帝正色道:“徐經出海,居功至偉,遷其為都察院右副都禦史,授為‘欽差巡海正使’,總鎮西洋之事。”</p>

方繼藩心裡一凜,升官了。</p>

這還是個不小的官呢。</p>

明朝的官有兩種,比如欽差巡海正使,這不屬於官,這是職差。真要舉例說明的話,這個差遣……倒是和三寶太監鄭和的差遣很像,隻不過鄭和的差遣是‘欽差總兵太監’。</p>

這就說明,從此之後,徐經將接過鄭和的衣缽,從此之後,為大明一次次的出海了。</p>

可要出海,單靠一個差遣是不夠的,這一次出海,隻有一艘人間渣滓王不仕號,數百個水手和官兵而已,可下一次的規模可能至千人,再下一次,規模還會擴大,甚至可能船隊的規模,達到三寶太監時近三萬人的規模。</p>

一個如此龐大的武裝力量,出了海,想要服眾,就必須得欽差正使鎮得住。不知如此,沿途與各國交涉,倘若級彆不夠,隻怕也會畏手畏腳!</p>

所以,弘治皇帝特彆開恩,授予了徐經‘都察院右副都禦史之職’!</p>

這才是正兒八經的官啊,是堂堂的正三品,一般是各省的巡撫,才掛這樣的官銜。</p>

從一個區區七品翰林編修,居然一躍成為正三品的右副都禦史,這已完全的違反了官場上的常識了。</p>

可這又如何?</p>

當今大明,還有誰有資格,可以領著船隊出海?</p>

下西洋乃大明當下國策,何等重要的事,眼下,不是徐經離不開朝廷,而是朝廷,離不開徐經。</p>

而今的徐經,便是天下出海第一人,他已有豐富的管理和航船經驗,對汪洋有著卓越的認知,甚至,他還善於與各國交涉。</p>

這樣的人,是無人可以取代的。</p>

而徐經則萬萬料不到,竟是右副都禦史,一時有些蒙了,等他回過神,才連忙領旨謝恩。</p>

……</p>

師徒相見,總有許多說不完的話,徐經雖是沐浴洗漱之後,煥然一新,可此時,當初小白臉的模樣,還是一掃而空!</p>

徐經在方繼藩麵前,便傻樂,看著恩師……哪怕啥話都不說,他心裡高興,踏實。</p>

方繼藩決定給他多看看,反正也不會少兩塊肉。</p>

聖駕在天津衛盤桓了數日,隨即回京,而方繼藩與徐經也回到了京師。</p>

剛剛回府,便見家門口,竟有一溜兒的武士。</p>

武士的個子不高,用巾纏頭,鼻上穿環,腰配短刀,方繼藩一看,這……土……土人……</p>

徐經一頭霧水:“恩師,這是……”</p>

方繼藩深吸一口氣,才淡定地道:“彆怕,龍潭虎穴,恩師在,天塌不下來。”</p>

傻子都明白,米魯到京師了。</p>

排場不小,居然帶了這麼多侍衛,方繼藩心裡吐槽,須知君子示德不示威,老方家是靠品德在京裡立足的,因而隻有朋友,沒有敵人,門前有個門房,便可保障安全無虞。</p>

可這樣門前七八個護衛,後門和前院還不知多少呢,這是要鬨哪般?不是說好了以德服人的嗎?</p>

至廳中,便聽到了嬰兒的啼聲,哭得方繼藩心都化了。</p>

等他入廳,便見廳裡,一個纏頭的婦人懷裡抱著繈褓中的嬰兒,低聲說什麼,似乎聽到了動靜,她柳眉微挑,見到了方繼藩,便抿著朱唇,上下打量方繼藩。</p>

方繼藩覺得挺尷尬的,站著不動。</p>

婦人良久才收回目光,道:“是繼藩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