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 千秋萬代(1 / 2)

弘治皇帝顯得很不可思議。</p>

無數的礦石變成了生鐵,而這生鐵居然變成了一個個構件,拚接起來,最終卻成了一個可以負重十萬斤,不需馬匹就可動起來的巨大鋼鐵怪獸。</p>

任何一本古籍,都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東西。</p>

哪怕是帶有幾分玄幻色彩的木牛流馬,在這麵前,也是不值一提。</p>

這理應是天上的仙人,才能造出來的東西,居然……被太子造出來了?</p>

方繼藩自是知道弘治皇帝話裡的味道,雖說朱厚照有時候很混賬,但彼此的情分,自己也該幫朱厚照說點好話,當是積陰德了。</p>

於是方繼藩道:“陛下可還記得,兩三年前,太子殿下曾對陛下說過,他要造一輛能動的車嗎?”</p>

弘治皇帝:“……”</p>

方繼藩道:“陛下可又還記得,這些日子以來,太子殿下深居簡出,幾乎每日,都泡在蒸汽機車研究所裡嗎?陛下難道以為,太子殿下在求索期刊裡,那一篇篇的論文,當真是因為太子殿下的特殊身份,才得以刊載?陛下,事實上,太子殿下已有十數篇論文上了期刊了,而恰恰,他的論文,被討論和引用的量,比之細蟲論還要多的多。”</p>

“太子殿下的才能,實是世所罕見啊,兒臣認為,他就是一個天才,五百年才能出一個的人物,陛下和百官所認知的,以為這世上,隻有為君,為官,才能治理天下,靠帝王之術,和牧民之術,方才可使天下長治久安,卻殊不知,這治理天下,靠的未必隻是一部論語,天下的學問,何其多也,一個人,一輩子,專精一種,能夠成才,就已難得了,而太子殿下肚裡的學問,滿天下沒幾個人有。可陛下心裡,所認可的學問,卻是人人都知道,那麼敢問陛下,是一群知曉治理天下之道的人珍貴,還是太子殿下這樣的人珍貴呢?”</p>

“在陛下心裡,以為隻有學了四書五經的人,方才是有才乾的人。便借此以為,太子殿下不學詩書,因而,就是不務正業,頑劣不堪。卻殊不知,太子殿下也在學習,他所學習的東西,恰恰,能使無數的蒼生黎民,從中獲利。就以此車而論,此車一出,天下將變成另一番的模樣,自此之後,大明的內政、外交、戰爭,都將改頭換麵,這比之曆朝曆代的士大夫,不知強了多少倍。”</p>

“陛下想來也不會知道,太子殿下為了學習這種全新的知識,是如何的廢寢忘食,花費了多少的血汗。陛下啊,這是太子殿下的心血,我大明萬世基業,未必依靠的幾個可以力挽狂瀾的聖君,兒臣敢斷言,千秋萬代的功業,是基於此車而始,太子……真是千古奇才啊。”</p>

這話……的確很有理,弘治皇帝動容了。</p>

他沒有說話,而是皺著眉。</p>

方繼藩那一句,此車一出,足以顛覆現有的內政、外交,以及戰爭……</p>

弘治皇帝畢竟治國多年,兢兢業業,此時往心裡去想,方才方繼藩所言,若是有一條鐵路去了遼東,那麼整個大明和遼東的距離,就縮短了。短到什麼程度呢?大明的禁軍可以隨時馳援遼東,朝發夕至,那麼大明是否可以隨時抽調天下精兵,馳援任何一個方向?</p>

當初文皇帝征安南,戰前的動員,將近花費了近一年的時間,如此,數十萬大軍,才在源源不斷的糧草補給之下,浩浩蕩蕩的殺入安南。</p>

可若有了鐵路呢,這路程需要一個月?半個月?</p>

內政……還有內政,曆來隻聽說過,山高皇帝遠,一個叫萬年的縣城,距離皇帝有千裡之遠,朝廷甚至對於這座縣城,幾乎是沒有任何關注的,它隻存在於大明的簿冊之中,縣令在那裡做了什麼,百姓們到底是否安居樂業,隻有天知道。一封從那裡來的奏疏,送到了京師,京師做了決策,再派人送去,這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的功夫,就已過去了,若是尋常的小事,倒也罷了,一旦碰到了大事,朝廷根本無法立即處理。</p>

可是……這鐵路……</p>

有了鐵路,那麼這千裡之外的萬年縣,和天子腳下,又有多大的區彆呢?</p>

普天之下,所有的府縣,都將成為京畿的郊縣。</p>

這可能有些誇張,可是……未來,未嘗不是如此。</p>

弘治皇帝臉上變幻不定:“你太子造此車,隻是想借舊城改造牟利吧?”</p>

這句話,就有些誅心了。</p>

方繼藩要哭出來了,委屈巴巴的看著弘治皇帝,哀嚎道:“陛下怎麼這樣看不起人,兒臣和太子,心心念念的就是天下的百姓啊,兒臣和太子殿下,所報著的初衷,就是為了加固我大明邊防,使我大明軍民,出行便利。哪裡想到,還能掙銀子啊。兒臣和太子殿下,賣房……有多苦,陛下您知道嗎?風裡來,雨裡去,嚴寒酷暑,辛辛苦苦,操心勞力,才掙那麼幾千萬兩辛苦錢,不易啊……”</p>

弘治皇帝看著方繼藩的眼神多了一抹嘲弄,厲聲道:“幾千萬兩?”</p>

“不對,不對。”方繼藩哪裡敢欺君,埋著頭道:“就算是上億好了,可這不還是為了……”</p>

弘治皇帝可沒耐心繼續跟他辯,一擺手道:“好了,朕不想聽你這些鬼話</p>

,不過,此事……”弘治皇帝眯著眼道:“無論你們是何居心,對外人言,卻需將這鐵路如何有利於國計民生的事掛在嘴邊,鐵路一出,必然天下嘩然,不要總談你那舊城,須記得一件事,當初你們的初衷,是為了朝廷,為了祖宗的基業。”</p>

方繼藩立即道:“兒臣明白,兒臣記下了。”</p>

卻在此時,那蒸汽火車,開始緩緩的降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