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章 敬天法祖(2 / 2)

弘治皇帝抬頭看著那敬天法祖的匾額:“繼續說下去。”</p>

方繼藩便道:“隻是……陛下以為,太子殿下呢?”</p>

弘治皇帝沉默了。</p>

方繼藩道:“太子殿下,性子比較魯莽,咳咳……這不是兒臣說的,這是兒臣聽蕭敬那狗東西說的。兒臣親耳聽見……”</p>

弘治皇帝:“……”</p>

沉默了片刻,弘治皇帝繼續道:“繼續說吧。”</p>

方繼藩道:“陛下固然是寬厚,愛民如子,太子殿下,亦算是聰敏,宅心仁厚。可是性格魯莽,若是一旦太子殿下……稍有什麼疏漏,那麼……豈不寒了天下人的心,兒臣此舉,並非是想要限製宮中,隻是希望,陛下能做表率,而使子孫效仿。立下約定,便為祖宗之法,太廟之中盟誓,子孫豈敢逾越雷池,如此,如壽寧侯、建昌伯這樣的人,才會踴躍出海,為我大明開疆土,發掘寶藏,富國強民,陛下廣開言路,所以兒臣敢在陛下麵前,上次章程,可若是他日……兒臣鬥膽要言,若是他日,陛下駕崩,兒臣……就不敢說這樣的話了。”</p>

弘治皇帝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兒子。</p>

那個什麼都好。</p>

就是性子……在弘治皇帝心裡,都有缺陷的兒子。</p>

他不由歎</p>

了口氣,而後,弘治皇帝道:“倘如此,滋生了地方豪強,以至政令無法實施,如何?”</p>

方繼藩道:“細則,還需擬定,如所發掘的寶藏,宮中得三成,國庫取三成,發現者,亦得三成,再有一成,可發行出去,令商賈籌措資金,共同發掘。”</p>

“隻要立下了規矩,臣民們才可放心,無後顧之憂,而隻要有規矩在,內庫和國庫的收益,反而得到了更大的保障。至於其他的約法,也是如此,陛下,兒臣上此章程,絕無私念,這章程粗糙,隻是兒臣拍腦袋想出來的,至於細則,可召人重擬。”</p>

其實細則方繼藩是有的。</p>

之所以如此粗糙。</p>

這是因為方繼藩是個極聰明的人。</p>

這玩意,越粗糙,越顯得自己拍腦袋想出來的,絕沒有其他深謀遠慮,陛下答應,自己進一步,可以擬定細則,若是陛下生疑,退一步,就可說自己屬於腦門一熱,如此粗糙的約法,顯然不可能被人認為是彆有所圖。</p>

弘治皇帝道:“朕沒有懷疑你的已死,隻是……此事,一旦盟誓,便是向民昭告,與天下百姓,共同約法,可是……朕是天子,上承天命,克繼的是祖宗的法統啊。”</p>

與民盟誓,那還是天子嗎?</p>

弘治皇帝歎了口氣。</p>

其實,他已算是極開明了,換做任何一個天子,方繼藩敢玩這個,早就拉出去剁成了肉醬喂狗。</p>

弘治皇帝癡癡的盯著敬天法祖四字,沉吟不語,他淡淡道:“此事,容朕再思量吧,繼藩,朕知道,你極聰明,也是忠心耿耿,這章程,絕非歹意,定是為國籌謀,隻是……此事,從長計議……不過……你說的對,壽寧侯和建昌伯,發現了銀脈,勞苦功高,賜他們三成收益吧,免得,他們心裡有怨言,你……不會是專程給壽寧候和建昌伯走說客吧?”</p>

方繼藩有底氣了,正氣凜然道:“陛下,壽寧侯和建昌伯對兒臣頗有嫌隙,兒臣對他們的品德,曆來鄙夷,兒臣……此乃仗義執言,就事論事!”</p>

弘治皇帝深深的看了方繼藩一眼,溫和的笑了;“這倒是實情,倒是朕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呀,太老實了,不該上的東西,也敢上,不該求的情,你偏要求。難怪,你的弟子歐陽誌,也是如此老實。”</p>

怎麼就說到了歐陽誌呢。</p>

似乎提到了歐陽誌之後,弘治皇帝眉頭一皺,似乎有什麼心事一般。</p>

方繼藩有點不明白,卻是道:“歐陽誌學的就是兒臣的忠厚,他能學到兒臣的一半,兒臣已是很欣慰了。”</p>

弘治皇帝頷首,表示認同。</p>

可又覺得,歐陽誌的忠厚,和方繼藩的忠厚給他的味道不一樣。</p>

弘治皇帝便上了金鑾坐下:“你起來,坐下。今日聽你削藩國之道,倒是令朕耳目一新,不錯,這些藩國,若是隻一味對他們恩賞,難免滋養了他們的實力,使他們日漸驕橫,可若是對他們加之以刀斧,又是大動乾戈,徒耗國力,此舉甚妙,吸諸國養分,以滋大明,且細雨潤物無聲,實是妙策。”</p>

方繼藩嗬嗬笑著:“其實……兒臣在想,天底下,這麼多藩王,占據了無數的田產……”</p>

弘治皇帝一愣。</p>

這一票……有點大啊。</p>

大明的宗室,到了如今,單單在冊且有封爵的,就有數萬之多。</p>

這麼多宗室,有的是藩王,有的是郡王,有的是敕封的將軍,每年朝廷不但要供養他們,他們還有數之不儘的莊田,他們才是真正的大戶,要地有地,要糧有糧,有數之不儘的金銀,奴仆成群,更不必說,還有本身宗室的特權了。</p>

太祖高皇帝,對自己的子孫,一向是不錯的,生怕後世的子孫挨餓,製定出了許多製度,來保證自己的兒孫們,能夠過上好日子。</p>

因此,他的子孫們,滾雪球一般的壯大。</p>

等到文皇帝靖難之後,雖然進行了一係列的削藩,可當時削藩的本質,隻是削去藩王們大量的軍權而已,各地宗室依舊得到了優渥的條件。</p>

就說上一次造反的寧王,一個藩王,可以養著上萬多人的衛隊,可以資助數萬的賊寇,還可以偷偷打造裝備這些人的武器,可想而知,寧王富庶到了何等的程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