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3章 虎父無犬子(1 / 2)

方繼藩已經清醒了,處處都要錢啊。</p>

可是有什麼辦法呢。</p>

當初,是自己教他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p>

也是自己教授他們,要腳踏實地,心係貧苦。</p>

自己讓弟子們,做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做一個有益於天下蒼生的人。</p>

現在……</p>

方繼藩道:“去準備吧,這賬,掛在四洋商行上頭,四洋商行經略海外,拿出一點銀子來,也並無不可。好了,給本少爺滾。”</p>

王金元還想說什麼,可聽到一個滾字,就好像方繼藩扔出了飛盤,嗖的一下,他便跑了。</p>

方繼藩搖搖頭,不禁唏噓。</p>

過了一個時辰,宮裡來人,召方繼藩入宮覲見。</p>

方繼藩哪裡敢怠慢,匆匆入宮。</p>

弘治皇帝手裡頭,也拿著一份奏報,是錦衣衛自天津衛送來的。</p>

他低頭,沉吟,不語。</p>

方繼藩行了禮,弘治皇帝卻是恍然不覺。</p>

方繼藩無奈,隻好尷尬的站在一旁。</p>

蕭敬低眉順眼的站在弘治皇帝一側,垂著頭,大氣不敢出。</p>

弘治皇帝方才抬頭,看了方繼藩一眼:“劉文善真是個善人啊。”</p>

“陛下……”方繼藩想解釋一點什麼。</p>

弘治皇帝擺擺手:“朕讓他去流通寶鈔,他倒是好,去周濟西洋百姓了。”</p>

方繼藩道:“陛下,兒臣以為……”</p>

弘治皇帝又擺手,隨後打斷方繼藩道:“你想解釋什麼?”</p>

“……”</p>

方繼藩良久,搖搖頭:“兒臣不想解釋什麼。”</p>

弘治皇帝苦笑:“其實……也不必解釋,他做的,不正是這普天之下,聖人所傳授的道理嗎?隻是這道理,人儘皆知,可是……真正肯去做的人,卻是不多。”</p>

方繼藩尷尬的道:“陛下的意思莫非是,我們之中一個出了一個傻子,他居然真照著書裡去做了。”</p>

弘治皇帝瞪了方繼藩一眼:“此事,對四洋商行會有何影響。”</p>

“兒臣擔心,年底的報表,會有些難看。”方繼藩老老實實的道。</p>

弘治皇帝道:“不會跌太多吧。”</p>

“理應不會。”</p>

“可以確認嗎?”</p>

“這……想來可以吧。”</p>

弘治皇帝歎口氣:“由著劉文善去吧,朕已很久沒有見過,這樣的人了。或許……他是對的,錯的是朕,錯的是我們。”</p>

弘治皇帝將奏報擱到了一邊:“寶鈔的推行,至今還沒有眉目,這才是令朕所擔心的,朕看過劉文善的《貨值論》,此書認為,大明要製天下,當效始皇帝,始皇帝書同文,車同軌,此後,才有了天下一統的基業。可到了如今之天下,強行同文同軌,實為不智,就如那交趾,交趾本與我大明同文,自稱小中華,大明要製服它,尚且花費了無數的功夫,文皇帝在時,耗費無數的錢糧,最終卻抱憾而歸,到了朕手裡,才勉強調遣精兵良將,滅安南,置郡縣,這些年來,交趾依舊還有反複叛亂的消息,交趾如此,西洋如此之大,就更不必提了。”</p>

“因此,他的構想是,先推行寶鈔,寶鈔合一,則商貨通,這同文同軌,也就隻是時間的問題了。”</p>

“朕讀了此書,深以為然,戰爭……終究不是長久之計。”</p>

方繼藩道:“劉文善雖愛胡亂發善心,可看問題,卻是準的,兒臣也不喜歡打打殺殺,所謂好戰必亡、忘戰必危,曆來好戰的,沒有一個長久的,吾皇聖明,雖恃強而不淩弱,善戰,卻無赫赫之功,浩蕩天恩,如甘霖而下,四海之地,若知陛下憐憫之心,必當生生世世,銘記陛下恩德。”</p>

弘治皇帝揮手:“朕乏了。”</p>

方繼藩行禮,告退。</p>

近來朱厚照心思都在研究院裡,順天府的事,漸漸上了軌道,這麼多官吏都在忙碌,好似也不缺一個方繼藩。</p>

方繼藩現在每日是讓人去順天府點個卯,便算是儘了順天府少伊的責任了。</p>

從宮中出來,左右無事,索性便去軍事書院,到了門口,又怕太惹人主意,坐在車裡,讓人去將方正卿叫出來。</p>

方正卿個頭已高了許多,和方繼藩倒是一個模子裡出來的,隻是他皮膚黝黑了不少,身上多了幾分陽剛之氣,穿著一身軍服,威風凜凜,腰間還佩著一柄刀,走起出來,身上的衣甲嘩嘩作響。</p>

聽說父親來探望自己,他顯得高興極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