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3章 疾風知勁草(1 / 2)

方繼藩的這些進言,聽的弘治皇帝心潮澎湃。</p>

隻是……他心裡又生出了疑竇。</p>

這才數年的功夫,當真在那萬裡之遙的烏拉爾山以西,那大漠和連綿的山脈隔絕之地,幸福集團做到了這個地步。</p>

這種做法,對於幸福集團的股價,顯然不會有太多的提振。</p>

可是……卻是有利於千秋萬代之事。</p>

他唯一的疑竇就在於,事情是否有誇大其詞。</p>

若王守仁當真能此本事,哪怕隻有方繼藩所言的一半,這也是彪炳青史的功績了。</p>

一旦如此,則意味著,烏拉爾以西,甚至可能成為大明的蜀中,所謂入川難,難如上青天。</p>

可這又如何,哪怕是千難萬阻,甚至在戰亂時道路禁絕,可川中,卻從未有過長久割據的王國,朝廷也從不擔心,有人能在川中建立割據。</p>

道路和地勢的阻隔,根本不是大一統的阻礙,人心才是。</p>

隻是,方繼藩的話,分明有給自己弟子浮誇的成分。</p>

當然,誇張一些,也沒有什麼。</p>

畢竟這些都是真實的,並沒有欺騙亦或作假。</p>

因此弘治皇帝對此,極是重視。</p>

畢竟……大明眼下所遭遇的問題,恰恰是固然有了較強的軍力,有了向外擴張的能力,唯獨……最欠缺的,卻是固守的本錢。</p>

當初的時候,洪武高皇帝和文皇帝橫掃大漠和河西,那大漠之地,不照樣也築城守衛,甚至文皇帝時征安南,奪取了交趾,可又如何?</p>

緊接著,漠北之地不能自守,最終不得不放棄,改為九邊作為防線。</p>

而交趾之地,在文皇帝之後,便撤了軍馬,不得不承認安南國。</p>

河西走廊,弘治皇帝也曾一度放棄。</p>

究其原因,並非是大明的血氣沒了,後世的子孫們不肖。</p>

而是他們發現,占據這裡的成本極高,已到了朝廷入不敷出的地步,所謂的棄守,實是萬不得已。</p>

可倘若那烏拉爾以西,尚且可以控製,將其變成大明的蜀中,那麼……這對大明而言,說是千秋基業,也不為過了。</p>

弘治皇帝沉默片刻,便對方繼藩開口說道。</p>

“朕還非要讓人親眼去看看不可,若是不能眼見為實,朕心裡,還是放心不下。”</p>

這是天大的事,需小心謹慎方可。</p>

“若果如此,王守仁此人,隻怕要遠在歐陽誌之上了。”</p>

作為一個主帥,考慮的如此長遠,任何一個為將者,都渴望能立大功,可王守仁卻如方繼藩所言,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徐徐圖之,表麵上沒有功勞,實際上他的作為,比之一場大捷,不知要高明多少倍。</p>

且還能柔遠綏懷,實是罕見的人才。</p>

方繼藩聽到弘治皇帝當真要派人前往烏拉爾山以西查看,倒是可以理解。</p>

這是大事,做成了,便可留下寶貴的經驗,讓後世效仿,弘治皇帝不得不謹慎,若是他自己,也會生出同樣的想法。</p>

因此方繼藩朝弘治皇帝點頭,完全讚同他的想法。</p>

“陛下認為派誰去合適,既是要派人去,此人非要絕對忠心於陛下,忠厚老實不可。”</p>

方繼藩一麵說,一麵抬頭,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蕭敬。</p>

蕭敬心裡咯噔一下,兩腿突的一顫,竟是不禁開始打了個晃。</p>

弘治皇帝頷首點頭,他撫案:“朕自是最信得過繼藩的。”</p>

方繼藩立即道:“兒臣不能去,兒臣得避嫌,那王守仁畢竟是兒臣的弟子,何況,兒臣的病……”</p>

弘治皇帝微笑:“朕自然知道,你不要害怕。英國公張懋,卿看如何?”</p>

方繼藩又搖頭:“陛下啊,英國公張懋,年事已高,而且,這歲祭就要開始,隻怕離不得他。”</p>

弘治皇帝歎了口氣。</p>

他需要的是一個絕對忠心的人,能夠將事實原原本本,一五一十的相告,哪怕是一丁點的添油加醋,都斷然不成的,這是大事,未來有許多可以借鑒。</p>

“那麼繼藩看,誰可以?”</p>

方繼藩笑吟吟的給弘治皇帝斟滿了酒,接著便看向了蕭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