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4章 待民以寬(2 / 2)

“噢,今歲這樣的早?”劉健的話裡也透出了驚訝。</p>

李東陽的心情不是一般的愉快,笑道:“是啊,不但早,而且這一批押解來的糧,你猜一猜看,報上來的損耗是幾何?”</p>

劉健微笑,他極少看到李東陽賣關子,這自是大喜事了,便大膽的猜道:“不會是四成吧?”</p>

四成的損耗,是極低的數目了,劉健記憶的最清楚的是,文皇帝在的時候,隻有永樂九年南陽府打破這個記錄,一時傳為佳話。</p>

李東陽笑著搖搖頭:“再猜猜。”</p>

他的心情怎麼能不好,戶部的職責,無非是兩個,一個是出,一個納。而以’納‘又分為了’錢‘和’糧‘,錢其實好辦,征收起來也輕易,可糧不同,最是令人頭痛,偏偏這糧,乃是穩定社稷的神器,遍布在京師附近的幾個大糧倉若是糧食不滿,是要動搖國本的</p>

,所以收糧對於戶部而言,現在收益已經遠不及商稅了,卻是頭等大事,這個問題能解決,戶部上下,便可減輕大半的負擔。</p>

劉健是老成的人,不愛玩這猜謎的遊戲,便微笑:“快快說來吧。”</p>

“兩成,損耗隻有兩成……”</p>

“什麼?”劉健一臉震驚之色。</p>

李東陽點著頭道:“就是兩成,這錢莊免租,看上去,好似是吃了虧,可實際上,百姓們分得了土地之後,不需向士紳繳納糧食,有了餘糧,他們又希望繼續免租下去,對於納糧的積極性極高,甚至已不需派人下鄉催收了,隻需在糧倉中坐等過秤,再通過糧道,進行彙總,劉公,方繼藩的幾個弟子,對,就是這幾個知府和縣令,在江南就在推行這件事,聽說背後主導此事的,乃是劉文善,不過劉文善此番去了佛朗機,可他人走了,當初留下的經濟之道,卻還在,正是因為奉行這樣的法則,父母官做好善後的工作,那麼就無往不利了。”</p>

劉健依舊顯得震驚,這一下子少了三成多的損耗,而且不必浪費大量的人力,這……</p>

他不禁道:“經濟之道,什麼經濟之道?”</p>

作為內閣首輔,自是想得深遠。</p>

“待民以寬!”</p>

李東陽繼續道:“所謂大夫省刑薄征,一切居之以寬者也。也就是說,征收賦稅,也即是如此,從前想的是,如何征收,而他們則在想,如何讓百姓們能吃飽肚子,能有餘糧,同時,又如何確保,百姓們能夠富足,解決了這一條,稅賦的問題,方才可以迎刃而解。以往,因為關係著國本,所以曆來父母官,都將征收稅賦,當作是頭等大事,因為這關係著的,乃是他們的烏紗帽。而這些人,反其道而行之,卻在治地,聘請屯田校尉,建立農所,想方設法,推廣良種,下鄉教授百姓們更合理的種糧,掌握他們的土地的狀況,甚至……設立防災的機製,親自了解灌溉的情況,還有人,想辦法建立水庫,平時蓄水,到了需要水時,再引水灌溉……解決了這些問題,那麼其他的事,也就迎刃而解了……“</p>

劉健不斷點頭,他下意識的開始反思,就以李東陽之言而論,似乎是極有道理的,大道理說來,誰都懂,可能做出這些來,就不易了。</p>

李東陽口裡繼續道著:“其實解決了這些問題,那麼百姓們的經濟狀況,其實就已經能夠大抵掌握了,他們在鄉間,設立了糧倉,百姓們自是肯親自押糧,來繳糧。哎……這劉文善,總是打破常規,真是奇才啊,還有那些弟子,倒是都肯做事的,個個都是人才。“</p>

劉健微笑,頷首。</p>

這其實……是可以理解的。</p>

尋常的父母官,就算是做出一點功績,多半也未必有人能看上。</p>

可新學的這些弟子不一樣,他們在地方上,哪怕隻是一個父母官,可畢竟在京師都有人關照著,隻需按照劉文善的經濟之道,卯足了勁的去做,有了成績,就不愁自己的前程了。</p>

因而這些人,簡直就是一股清流,從不去鑽營,在地方上,也懶得和上頭打什麼交道,往往能將自己的上官氣個半死,那個誰誰誰,破壞規矩啊。</p>

可偏偏,他們總是敢闖敢拚,這一個個功績報上來,又往往能讓京中諸公歎為觀止。</p>

李東陽此時不禁感慨道:“此法,可以推行開來,需請幾個人入京,到戶部來,老夫要和他們細談,而後再擬定新的章程,這事兒,刻不容緩,劉公以為如何呢?”</p>

劉健聽了這麼多,足夠明白這裡麵的好處了,自是不反對,甚至打起精神道:“叫來吧,此事,老夫來下公文,正好老夫也想見一見他們。”</p>

………………</p>

這幾天會三更,補上前幾天的章節。中秋節前後有點忙,萬分抱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