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準備戰鬥(2 / 2)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坦克的普及還沒到達頂峰時期。

就連這時候的法國也隻是把坦克用來當作是伴隨步兵戰鬥的戰鬥支援性武器,而並非是用來做一個獨立的武器兵種使用。

可以說,在這個時代,除了德國和蘇聯之外,還沒出現坦克團或者是坦克師這種建製的作戰單位呢。

就連日軍師團中的王牌、“國寶”般存在的第一坦克師團,也不過是成立於1942年,而並非是網上有些言論所說的——第一坦克師團參加了諾門坎戰役。

然而並沒有,那是蘇聯人在二戰勝利後虛報的,然而,虛報的可不止參戰部隊,還有數據,可據蘇聯解體後拿出的實際數據證明,蘇軍當時的傷亡,遠不止他們所虛報的那個數字。

真實的戰損數據是,蘇軍比日軍的傷亡還要慘重,僅僅受傷人數就達到一萬五千餘人,是日軍的兩倍;陣亡官兵也達到了九千餘人,比起日軍幾乎多出了一千人。

好了,書歸正傳。

作為坦克大量裝備的大國,德國自然也在研究克製坦克的武器,而這PaK係列的戰防炮則是其中代表作之一了。

對中國這個為德國複興而進行合作的國家(主要是戰略資源),德國自然不會是做到那種太藏私的地步,像這種35年至36年之間生產的新式火炮,德國人也照樣是賣給了中國。

這一群由德國顧問訓練出來的炮兵,此時推著這兩門戰防炮,以及背著炮彈就來了。

對於這一群炮兵來說,沒有汽車牽引著也就算了,沒有馬拉著也算了,可是用推著,真的是一件十分苦惱的事兒——誰讓上海這地兒現在就這情況?缺少戰馬,再加上這裏是城市戰場,汽車被種種障礙物阻擋住根本就無法前行。

“快點,快點,快點!”領頭的一個炮兵軍官不停地催促著手下的士兵,他知道,現在各處戰場都需要這玩意兒的支持,早到一刻就能挽救一個或者是更多的士兵的性命。

畢竟他們到了,也就不再需要這些士兵用生命去堵槍口了——像日軍碉堡啊,薄皮小坦克什麽的,沒有一炮搞定不了的事兒;如果不行,那就兩炮。

來的炮營軍官是個中尉,和張天海他們一樣,同樣是二十多、還沒到三十歲的年輕人,估計不是黃埔六期就是黃埔七期的炮科畢業生了。

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像胡家驥以及顧心衡這樣非專業畢業而且還升官快的,更別說炮營這種放在哪支部隊裏邊都是“寶貝疙瘩”的稀缺部隊了。

“三營的兄弟們,準備戰鬥!”看到炮營的弟兄們推著戰防炮來了,顧心衡也終於下達作戰命令。

在作戰命令下達後,一隊隊頭頂青天白日徽章鋼盔的三營官兵紛紛進入了戰場,到達了指定位置,準備發起對匯山碼頭之敵的最後衝鋒!

烽煙,再次燃起;激戰,再次點燃!

戰鬥,一觸即發,屬於三營官兵的表演也即將開始!

……

PS:感謝書城書友逝水年華的100書幣打賞。

另外推薦一本好友力作《抗戰之還我河山》,我看過的抗戰文,最好的,沒有之一!

繁體小說網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