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 手搖多管機槍(1 / 2)

對於迫擊炮這東西,或者說類似的滑膛短身管步兵支援火炮,也就是小口徑臼炮,其實大楚帝國陸軍並不陌生,相反還非常熟悉。

大楚帝國陸軍在滑膛炮時代裏,就裝備了115毫米輕型榴彈炮,這玩意就是非常典型的小口徑臼炮,身管很短,發射圓球形爆炸榴彈,彈道彎曲,最關鍵的是重量非常輕,全炮行軍重量隻有兩百公斤左右,而且可以拆分由人力進行搬運機動。

在楚軍裏,這種火炮是直接配屬到了團一級部隊的,作為團屬火力使用的,必要時候也會下放到步兵營。

和六十五毫米野戰炮一起,構成了大楚帝國陸軍營團級的主要野戰炮兵火力,主要配屬給團一級,戰鬥時候選擇性下放到步兵營裏,直接支援步兵營作戰。

在進入後裝線膛時代後,大楚帝國研發了70毫米步兵炮,並用70毫米步兵炮直接取代了上述兩者。

因此當代的後裝線膛時代的楚軍,其營團支援火力是三十四年式70毫米步兵炮,身為後裝線膛炮的該款火炮,可以進行平射,也可以進行大角度曲射,有效射程最大可以達到兩千米,是一款非常優秀的步兵支援火炮。

不過其重量依舊達到了兩百多公斤這一級別,哪怕可以拆分進行人力托運,然而依舊算不上輕型火炮,頂多是配屬到步兵營一級,但是很難直接配屬給更基層的步兵連,更別說步兵排了。

而在海外作戰環境下,楚軍所麵臨的戰鬥卻是呈現小型化,零散化以及密集的態勢……那些土著們在正麵戰場裏打不過楚軍,一個個都跑去玩零星襲擊作戰等各種非對稱戰鬥去了。

搞的楚軍也不得不分散兵力,然後以小規模兵力執行任務,這樣也就使得百來人規模,也就是連一級規模的戰鬥呈現了急劇上漲的態勢,甚至幾十人規模,也就是排一級規模的小規模戰鬥非常多。

而本來性能相當出色的三十四年式70毫米步兵炮,在這種小規模戰鬥裏就很難用得上了……畢竟不管怎麽說,這玩意都是後裝線膛火炮,輕也有兩百多公斤,哪怕下放配屬,那隻能配屬到步兵營一級。

你總不能在步兵連甚至在步兵排上也用這玩意不是。

在如此的大環境下,陸軍方麵根據海外駐防部隊的需求,提出來了研發一種配屬給連排級部隊的輕量化小型火炮。

並且自然而然的把目標放在了滑膛炮時代裏使用過多年的小口徑臼炮上。

當然了,直接使用滑膛時代的舊式臼炮是不可行的,因為無法使用圓柱形彈體,爆炸威力跟不上,要想保障威力就必須加大口徑,這樣重量也就上來了。

因此,想要輕量化,那麽口徑必須縮小,而口徑縮小又要保障爆炸威力,那麽就必須采用圓柱體的炮彈以確保裝藥量。

而在滑膛炮管裏采用圓柱體炮彈,如何確保炮彈的飛行姿態就是個問題了。

同時為了降低成本,也是為了操作更簡單,繼續采用前裝滑膛炮管的模式,而擊發問題則是參考步槍直接使用擊針擊發,這些問題倒不大。

至於炮彈的飛行姿態問題,一群研究人員的腦洞還是不夠大,所以一時半會的也沒什麽太好的解決問題,還是羅誌學親自提醒他們:可以通過增加炮彈尾翼的方式,來控製炮彈的飛行姿態。

羅誌學雖然不是什麽專業的理工專家,也不是什麽軍事武器愛好者,但是多少也看過一些影視劇,對抗日神劇裏經常出現的迫擊炮多少有些了解……至少知道大概外觀是怎麽樣的。

所以羅誌學乾脆把後世常見的迫擊炮的外形以及炮彈外形給畫了出來……

當然,羅誌學隻能給個大概的外觀設計以及思路,至於怎麽實現那就是這些技術人員的事了。

但是以目前大楚帝國的基礎技術能力來看,迫擊炮搞是肯定能夠搞出來的,但是性能也別指望和原時空二十世紀的迫擊炮相提並論,畢竟這涉及到發射藥,炮管質量等一係列問題。

對此羅誌學也懶得管那麽多了,反正這些東西對於楚軍而言都是屬於錦上添花的事,這早一天裝備和晚一天裝備都沒啥太大的影響。

真要說起來,光靠七十毫米步兵炮以及單發後裝線膛步槍,其實楚軍就能吊打那些土著了,再多加一個迫擊炮其實影響不會很大。

同樣道理,連發步槍而已同樣如此!

別看軍方那邊說的需求有多麽急迫,但實際上也就那樣……羅誌學甚至都不會為此多增加一毛錢的軍費。

所以十八型步兵的改進型號,也就是二五步槍的換裝服役並沒有獲得任何的額外經費,近衛軍也好,陸軍也好都是使用自身的軍費,二五步槍的很多訂單,其實也都是之前十八型步槍的訂單。

簡單來說,軍方其實是把以前十八型步槍的後續訂單,改成了二五訂單而已,軍費雖然有些增長,但是也會在其他方麵節省轉移出來,不需要額外的軍費開支……就算軍方想要額外的軍費開始也是不可能的,內閣那邊第一個就不同意。

大楚帝國立國接近四十年,除非大戰,不然別指望內閣同意增加額外軍費,最近一次額外軍費的例子那還是之前打準格爾的時候。

打完準格爾後,已經二十幾年沒有批準過哪怕一個銅板的額外軍費了。

所以,軍方內部管是海軍搞新式戰列艦,陸軍搞新式步槍火炮,都得自己內部解決,內閣不會為此增加一個銅板的軍費。

反正每年的額定軍費就那麽多,多一毛都別想!

當然,軍方也有自己的辦法,在國內弄不到錢,他們就跑到海外去搞錢啊……各種戰利品,抄沒,戰爭賠款之類的都是軍方的收入來源之一……要不然你以為軍方為什麽這麽熱衷於在海外打仗啊,很大程度也是為了賺錢。

這海外戰爭獲得的收入,軍方和內閣通常都是三七或二八分成的,雖然軍方隻能拿小頭,但也總比沒有好。

比如現在正在進行的歐洲貿易自由計劃,先後打了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法蘭西,軍方從中獲得的收入加起來怎麽也有兩三千萬……這還不算之前國內各行各業的軍費讚助。

當然也不是所有戰爭都賺錢的,很多地方的海外作戰是虧錢的,比如在非洲以及美洲那一票和土著們打的仗,都是虧本的……因為根本不可能從那些原始土著手裏獲得除了土地之外的經濟回報,而內閣顯然不可能把土地賣了和軍方分錢……

總體來說,軍方的軍費其實長期都維持在比較緊張的情況,以至於軍方在很多方麵都是扣扣索索的……

陸軍那邊為了節約軍費,地方駐防部隊一向來都是自行種菜養豬的,在各種演習的時候也會使用空包彈……空包彈這玩意就是軍方為了節約實彈演習經費以及日常實彈訓練經費特地搞出來的……因為空包彈比實彈便宜的多。

海軍那邊最近這些年隨著蒸汽船隻的持續增加,使用煤炭的時候也不是非要使用最上等的無煙煤了,普通煤炭也會使用了,並且除了少數大型戰艦以及內河戰艦外,大部分的船隻依舊保留風帆係統。

為的就是省點煤炭錢。

此外為了節約人力成本,海軍那邊還效仿商船,給帆裝係統安裝動力輔助係統,以節省大量的水手人力成本。

在新一代的主力戰艦上,尤其是戰列艦、巡洋艦以及護衛艦這三種主力遠洋戰艦上更是開了倒車……萬噸戰列艦隻造了一艘就不搞了,而是搞起來了七八千噸的戰列艦,並且數量一再被砍。

巡洋艦以及護衛艦的噸位倒是沒砍,但是動力係統以及火力也是被砍了許多……明明有更先進的聯合蒸汽機,但是海軍愣是不用,非要用上一代的聯合蒸汽機!

而上一代的聯合蒸汽機,那都是三十年代初的產品了。

而一些非主力戰艦,比如近海巡邏艦,內河炮艦,運輸艦這些船隻,那更是連聯合蒸汽機都不給用,而是采購三大蒸汽廠商的民用蒸汽機……有一些甚至是老舊落後的雙脹蒸汽機。

從造艦以及使用,後續維護等多個方麵進行省錢。

為此,海軍那邊甚至還弄出來了一個武器裝備的新詞,叫做全壽命成本……考慮一艘戰艦的成本時,不單單考慮建造成本,還包括後續的維護成本,擬定服役期限內的使用成本,最後算出來一個全壽命成本,再平攤到每一年裏,看看年使用成本……

而一係列的新戰列艦,巡洋艦以及護衛艦等軍艦,基本都是按照這一套新的成本計算方式來搞的。

在這種成本控製原則下,很多技術不成熟,後續維護費用過於高昂的東西一律不要……比如兩百五十毫米三十倍口徑的艦炮,這玩意都搞了好多年了,但是海軍一直都沒裝備,就是因為這玩意采購成本高,而且炮管壽命很短,使用成本也非常高。

這麽昂貴的玩意,海軍實在用不起……還不如老老實實的繼續使用成熟便宜,同時炮管壽命已經非常高,後續使用成本也比較低廉的兩百毫米二十五倍口徑艦炮呢。

至於威力……其實都差不多,反正都夠用。

打土著港口城市的時候,兩百毫米的艦炮一炮打過去,土著的工事被炸翻天,兩百五十毫米的炮彈打過去,一樣工事炸翻天,區別都不大,射程都有大幾公裏所以區別也不大。

至於打土著的船隻……都用不著這些大家夥,隨便五十五毫米,甚至三十五毫米的小口徑的艦炮都夠用了。

楚軍海軍的中大口徑艦炮,基本上都是用來打擊土著港口目標的。

嗯,本土駐防的那些近衛軍艦隊以及海軍第二艦隊例外……他們倆是互為目標進行競爭。

所以這兩百五十毫米三十倍口徑的先進艦炮,這玩意要想真正服役,還得看近衛軍艦隊和第二艦隊的近海戰列艦或者是本土的岸防炮台了,至於遠洋戰列艦,估計十年內都看不到服役這款新艦炮的希望。

海軍也好,陸軍也罷,現在講究的就是一個怎麽省錢怎麽來。

如此情況下,新式連發步槍的換裝都得持續很多年,至於陸軍想要連排級支援火力,也就是小口徑迫擊炮,就算今天研發出來了,但是想要大規模換裝也是很難的,頂多就是先裝備一部分本土甲等部隊以及海外駐防甲等部隊或名義上為乙等,實際給甲等待遇的部隊。

這也是陸軍換裝的常規套路,新武器先裝備本土駐防的幾個甲等核心部隊,然後給海外駐防的甲等部隊裝備。

比如登陸歐洲的第五十三師,就是屬於名義上歸屬乙等,實際按照甲等配給的部隊,所以他們才能夠優先裝備一係列的新式武器,比如三十六年式150毫米輕型榴彈炮,三十四年式70毫米步兵炮等。

陸軍在想辦法省錢,又想弄新裝備,海軍那邊也差不多……海軍為了節省軍費,也是為了加強戰艦的中近距離火力,準備搞一種更小口徑的艦炮,也就是二十毫米口徑的艦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