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漢天兵工廠(1 / 2)

羅誌學在大冶工業基地停留了三天,用三天時間視察了大冶煉鐵廠、漢天兵工廠、漢天機械廠等所有工廠。

雖然視察的時間又長又短,但是羅誌學把工業區裡的每一家工廠都看了。

並重點視察並聽取了大冶煉鐵廠,漢天兵工廠,漢天機械廠這三家工廠的情況。

大冶煉鐵廠的情況羅誌學第一天上午就去看了,並且也做事了重要指示。

當天下午,羅誌學有前往漢天機械廠去視察,這個機械廠倒是中規中矩,目前漢天機械廠的研究和生產的東西主要還是各類製造機械以及其他各工廠所需要的機械設備為主。

其中有人力直接驅動的小型機械設備,比如手工打磨機,鑽孔機等等。

這些看似是人力驅動的設備似乎很落後,很低端,但實際上這些手工機械是各大通常進行精密加工時所不可或缺的工具,需求量非常大,但是機械廠本身就對這一類設備需求非常大。

再過來則是採用蓄力的一些中型機械設備。

最後就是採用水力的大型機械設備了,這種大型設備製造難度比較大,成本也高,但是作用卻是剛剛的。

不管是煉鐵還是機械設備製造,又或者是終端的軍工領域都是不可或缺的設備。

現在大楚帝國裡的盔甲,裡頭的那些鐵片們都是通過水力鍛造機、鑽孔機、打磨機等設備進行大規模的批量加工,如此才能夠做到這麼龐大的產能。

如果隻是依靠人工去打鐵,鑽孔和打磨的話,類似這些工人也不可能搞出這麼大的產量啊。

羅誌學視察該廠的時候,做出了重要指示:要求漢天機械廠在穩住,提升產量的同時,也需要採取小步快跑的方式,一邊生產一邊改進,力爭不斷的更新換代,做出來更好的機械設備。

不過設備的持續改進是需要經驗,更需要時間。

漢天機械廠也好,襄陽機械廠也好,他們對產品的持續改進一方麵是需要材料技術的進步,另外一方麵也需要不斷的搜集設備的使用情況,並根據實際使用經驗來針對性解決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漢天機械廠這邊已經建造了一條比較大規模的軸承生產線。

早期的時候,羅誌學就指示過研發並製造軸承,隻是一開始路線走錯了,羅誌學當時直接是讓工匠們打造球形軸承,後來發現原材料不行,加工也不行,一直都搞不出來。

而很長一段時間裡,工匠們都是琢磨著該如何製造更好的刀具以進行加工……

結果吧,刀具的性能倒是得到不小的提升,但是依舊沒辦法滿足軸承的製造需求。

後來發現這條路暫時走不通後,工匠們才開始轉移方向到圓柱軸承。

而圓柱軸承對材料的要求就低了很多,甚至用青銅作為原料打造出來的軸承勉強也能使用。

後來開始用鐵料進行生產後,基本上圓柱軸承也能夠滿足一些初步需求了。

而最先應用上圓柱軸承的並不是什麼終端產品馬車,而是機械廠本身的各種機械設備……

儘管一開始羅誌學是奔著讓馬車,火炮跑的更快去搞這個軸承的,但實際上軸承這玩意在工業本身裡的應用規模更大,並且也更重要。

開始使用圓柱軸承後,大楚帝國的兩大機械廠所生產的各類機械設備性能得到了更大幅度的提升。

等產量有所多餘後,這些圓柱軸承才開始應用於馬車上。

可以說,圓柱軸承的成功研發以及批量生產,極大的促進了大楚帝國的工業水準,極大的提升了加工精度,加工效率。

看過漢天機械廠後,羅誌學在第二天又去看了漢天兵工廠。

漢天兵工廠,自然也是大冶工業基地裡的重要工廠之一,甚至可以說大冶工業基地之所以能搞起來,並搞的規模這麼大,一開始的目標就是為了給漢天兵工廠提供各種配套。

而該兵工廠,也直接關乎了後續大楚帝國的軍事實力。

因為漢天兵工廠的重要性,建設任務也緊張,羅誌學直接把襄陽兵工廠督辦丁剛毅調取擔任漢天兵工廠的首任督辦。

丁剛毅在籌辦襄陽兵工廠的時候已經證明了他的能力,他在建設工廠,組織生產上的手段很有一套,至於後續的工廠正常生產和運轉以及後續的研發等工作,這些倒不是他所擅長的。

對於此人,羅誌學也是人儘其用,既然丁剛毅建設工廠很有一套,那麼乾脆就把他調到大冶來,擔任漢天兵工廠的首任督辦,主持漢天兵工廠的建設以及前期生產,爭取儘快的把漢天兵工廠建起來,並投入生產。

而丁剛毅也沒有辜負羅誌學的期望。

丁剛毅落在羅誌學一步,給羅誌學介紹著前方的漢天兵工廠:「如今我們漢天兵工廠已經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廠房已經全部完成,設備也安裝調試了大半,目前已經進入了小規模投產階段,預計一個月內就能夠達到設計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