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打仗就破產(1 / 2)

羅誌學道:「這麼大的開支,光靠我國現今控製的楚南、楚北以及河南一府以及其他零星的地方收上來的稅肯定是不夠的。」

對此,徐誌賢微微點頭,他雖然是軍人,但是同樣也知道財政那邊的基本情況。

湖廣一地雖然是產糧重地,但是民間的工商業很一般。

如此,帝國在湖廣地區的稅收,主要就是以農業稅為主。

商稅方麵的話,並不算太多,就這,其實還是靠了工業部下屬的各工廠以及專營的鹽稅所貢獻的商稅。

自從各廠財務獨立之後,工業部下屬的各工廠,商行也要按照稅法納稅了,哪怕看似這種納稅是左手進右手出,但是納稅的規矩不能壞,所以依舊得走一遍,如此也就產生了工業方麵的稅收。

隻不過為了扶持國防工業,國防工業的稅收比例比較低就是了,收上來的總額也不算多。

其次則是官方專營的大楚帝國鹽務公司上繳的鹽務利稅,這鹽稅收入倒是實打實的收入,並且數量不少。

而上述兩部分,也就構成了目前大楚帝國的主要商稅來源。

至於說除了官方產業外,純民間的商稅其實不多,畢竟湖廣這地方和江南還是不同,傳統手工業沒那麼多,經濟結構還是偏向於傳統農業的。

如此情況下,整個大楚帝國在湖廣收上來的稅收撐死了也就千萬左右(歸入國庫的稅收,不包含留給地方財政的部分稅收)。

這千萬不到的財政收入,也就是大楚帝國如今支出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說,靠著稅收,哪怕是加上專營的鹽務以及官方企業貢獻的稅收,那也是養不起大楚帝國的。

那麼大楚帝國的龐大開支是怎麼支撐起來的?

自然是靠著南征北戰的時候,不斷抄沒的敵對勢力以及人員的資產。

大楚帝國的稅務部,稅收那隻是他們的業務之一,還有一大業務就是抄家……

各種藩王、權貴,頑抗士紳大戶們,抗稅士紳大戶們,全都是他們的抄家對象。

而大楚帝國國庫裡的錢,大多都是抄家來的。

但是抄家收入是一次性收入啊,現在大楚帝國兜裡有錢,不代表著明年還有錢啊。

畢竟哪怕是抄沒了幾千萬,也頂不住大楚帝國一年三千多萬的財政開支幾年啊!

這能維持個一兩年就不錯,再多,那得把治下的士紳們都殺光了抄家才行……

但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以目前大楚帝國的財政情況而言,如果東進戰役推遲到明年去,等到明年上半年的時候,大楚帝國財政看似勉強還能維持下去,但實際上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稍微不慎,就會直接財政破產。

如果推遲東進不說,並且進攻還不順利,戰事拖延那麼幾個月,分分鐘財政破產。

如此情況,羅誌學自然不會等到明年再發動東進工事的,那會把大楚帝國財政置於非常危險的境地。

這沒到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羅誌學是絕對不會這麼做的。

對於如今的大楚帝國來說,想要維持自身的財政運轉,江南是必須拿下來的,並且是要趁著口袋裡還有點錢就直接發動戰爭。

如此才能夠儘快的拿下江南,並依託富裕的江南維持自身的財政運轉,不至於讓帝國的財政破產。

打下江南搶錢,這可不是一句玩笑話,而是實實在在的口號。

隻要拿下江南,哪怕是不通過抄沒那些士紳大戶撈取浮財,隻是老老實實收稅,以贛北、江南、浙北的情況,一年少說也能弄個三千萬。

然後通過官方專營的鹽務估計又能撈個大幾百萬。

同時江南地區將會成為大楚帝國工業部下屬諸多工廠的產品銷售地。

工業部手底下的工廠,除了兵工廠外,可是還有一堆工廠的產品是能夠麵向民間,或者乾脆就是麵向民間的。

比如漢天煉鐵廠、漢天機械廠,它們的產品有相當多一部分都是麵向民間的。

漢天煉鐵廠出產的鐵料,除了部分供應軍需外,其實大多還是供應民間了,要不然依靠純軍需,還消化不了漢天煉鐵廠的龐大產能呢。

等拿下江南等地後,哪呢漢天煉鐵廠的鐵料,就能夠直接輸入江南,或者是變成其他鐵製品輸入江南。

這個鐵製品,也就是漢天機械廠下屬農機廠的各類鐵製品,包括鐵鍋、鋤頭、耙子、鐮刀、菜刀、砍木刀、鋸子、縫衣針等各類民間生活生產所用的鐵製品。

漢天機械廠擁有大量的水力機械,各種軍需的高要求零部件都能搞,更別說這些民用品了,生產出來的各類民用鐵製品不僅僅質量好,而且價格還便宜。

最近半年,漢天機械廠出產的各類鐵製品,不僅僅在湖廣內地銷售良好,就連其他地方,尤其是江西,南直隸地區的商人都會偷偷摸摸過來採購一批運回去販賣。

而一旦能拿下江南,漢天煉鐵廠的粗鐵料、漢天機械廠的各類鐵製品就能夠敞開了湧向江南地區,進而撈取豐厚的訂單以及利潤。

這必然會給大楚帝國帶來豐厚的稅收以及利潤上繳。

江南本地的稅收,江南的龐大市場,這些都是能夠給大楚帝國的財政帶來豐厚無比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