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金陵初雪(二合一章節)(1 / 2)

給陸海軍的額外經費之中,這些都還算是小頭,更重要的還是用於擴編主力部隊的經費。

即正式確定由暫編第五混成營擴編為第十師。

從第二近衛師裡抽調部分兵力,用於組建第十一師。

而這兩個師,將會和第二近衛師一樣,將會是裝備遂發步槍,採用全新戰術的新式軍隊。

自從年初時期研發出來了遂發手槍後, 大楚帝國編練裝備遂發步槍的新式部隊的計劃也就進入了日程之中。

上半年,羅誌學下令成立了暫編第五混成營,該營是屬於非常典型的試驗部隊,他們陸續拿到了數百支採用純手工生產的遂發步槍,用於進行各種前期的測試。

主要是測試遂發步槍,以求在實際始終中找出遂發步槍的一些問題,然後加以解決。

製定遂發步槍的操作手冊, 規範戰術動作。

然後還有更加重要的就是實驗採用遂發步槍後的各種新戰術。

一種新武器投入使用,並不是說讓士兵們拿上新式武器就可以的。

因為武器的性能特征不一樣, 其所帶來的戰術優勢以及缺陷都會不一樣,要想真正的發揮出來新武器的的性能,還需要搭配相應的新書戰術。

比如之前大楚帝國在鳥銃的基礎上,搞出來的輕型短管大口徑火繩槍後,最開始的使用戰術其實和原來的鳥銃也沒有什麼區別,並且和敵軍作戰的時候,很容易被敵軍衝破陣型,火槍手時常需要麵臨近距離混戰。

因此早期的楚軍的火槍手是需要額外配屬一柄腰刀的,並進行嚴格的訓練,以便在陷入近距離混戰後繼續戰鬥。

但是當大楚帝國給元年式火繩槍加裝了套筒槍刺後,那麼就完全不一樣了。

除了射擊之外,還可以通過套筒槍刺,讓火槍手臨時變身輕裝短矛手。

從那以後,大楚帝國的火槍手們雖然繼續配屬腰刀, 但是卻從以往的比較重、長的傳統刀盾手是用的腰刀,變成了更輕, 更短的短腰刀。

腰刀也不再作為混戰之中的主要武器,而是演變為輔助武器。

戰術上,楚軍的火繩槍手們也會更加傾向於近距離密集開火,即兩排士兵一起開火,六排火槍手在三輪內全部開火完畢。

並且在開火之後滅掉火繩,六排士兵變陣為三排,士兵間隔從一米以上變成肩並肩。

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密集隊形,並採用上了槍刺的火繩槍進行作戰。

武器的變化,是需要相應的新戰術進行搭配的。

如今的遂發槍更是如此。

裝備遂發手槍的幾個騎兵部隊,目前正在進行緊張的適應性訓練,他們訓練什麼?

主要訓練的是使用遂發手槍在近距離混戰中戰術。

此外還會訓練類似騎射的半回旋戰術,以取代這些半吊子騎兵們缺乏騎射能力的缺陷。

而楚軍騎兵搞出來的這個手槍半回旋戰術,其實和傳統騎射戰術差不多。

傳統的騎射作戰是怎麼搞的?

可不是說騎馬上去然後停下射箭就可以了,而是分波次,騎兵衝上去後進行大半徑轉向,並且在轉向的過程裡直接在高速奔馳的戰馬上彎弓射箭,向敵軍步兵陣列拋射大量弓箭。

同時如果敵軍步兵陣列崩潰的話,就會直接拔刀進行騎兵衝鋒擴大戰果。

嗯,騎射衝陣的前提是敵軍陣列已經崩潰。

並且騎射也有限製,比如說對麵的步兵陣列如果有大量步弓手的話, 那麼就會被敵軍的步弓手射成刺蝟……

因此絕大部分時候,哪怕是擅長騎射的精銳騎兵們,他們也不會搞什麼衝上去射箭,更多的還是依靠戰馬本身帶來的短途機動力,通過頻繁而快速的機動牽製敵軍,迫使敵軍進行陣型上的變化,為主力步兵創造機會。

又或者等敵軍的陣型出現漏洞後,再衝上去廝殺一番。

而這一套東西,玩的最溜的可不是什麼遊牧民族裡的騎兵,而是中原王朝的騎兵。

準確的說是明初的明軍騎兵,那可是真的溜,什麼蒙古騎兵在明初騎兵麵前那就是被吊打的命……

朱元璋是靠什麼奪取天下的:騎射加火器!

再到後來的戚家軍時期的明邊軍,基本還是這麼一套,依舊非常好用。

他們一邊用精銳騎兵掠陣,一邊用搭載大量輕型火炮的車陣為核心不斷的迫近敵軍,打的依舊還停留在幾百年前戰術思想的蒙古騎兵不要不要……

等到了現在的東擄,他們雖然細節上有所不一樣,但是也差不多。

打仗的時候,騎兵在邊上待著,或者進行機動迫使明軍變陣。

中軍的重甲步兵們,在盾車的掩護下進行衝陣廝殺,這樣一來,明軍的車陣基本就瞎火了。

等明軍的車陣,步兵陣列崩潰後,東擄的騎兵就會殺出去擴大戰果。

從這也就可以看的出來,傳統東方式騎兵,其實很少進行直接衝陣的,更多的還是為己方主力步兵部隊爭取優勢。

哪怕是蒙元時期也是如此……

人家蒙元鐵器一路打到多瑙河去,可不僅僅依靠騎射輕步兵,人家還有大量重甲騎兵,還有大批披甲步兵和炮兵呢。

戰爭,從古至今都是多兵種相互配合的,不可能有單一兵種就能橫掃整個戰場的。

單一兵種再強悍,也會被進行針對克製。

而到了大楚帝國這邊,因為戰馬的匱乏,訓練有素的騎兵也缺乏,所以騎兵數量本來就不多,而精銳騎兵就更少了。

這種情況下,大楚帝國想儘辦法,最終找到了遂發手槍這玩意,試圖搞手槍騎兵以加強己方騎兵的力量。

隻是想要把手槍騎兵給搞出來也不容易,是需要漫長的時間進行嘗試以及訓練的。

短時間內,基本不可能看見楚軍的手槍騎兵大規模出現在戰場上了。、

人家楚軍的手槍騎兵,現在連這麼在混戰中更好的發揮遂發手槍的戰術都還沒搞利索呢。

遂發手槍裝備騎兵後,有這麼多的問題。

而到了遂發步槍裝備步兵後,同樣會有眾多的問題。

如此,才有了暫編第五混成營的設立。

而經過了將近半年各種不同的試驗後,通過暫編第五混成營大楚帝國陸軍總算是勉強摸索出來了一套使用遂發步槍的新戰術了。

甚至都不能用戰術來簡單形容了,而是一整套全新的戰術理念,所涉及的也不僅僅是步兵自身,還包括了步兵以及騎兵乃至輜重等兵種的戰術。

甚至連後勤方麵都有所改變。

畢竟新式步槍的步兵們,將會是清一色的裝備燧發槍,這意味著火槍所使用的彈藥的消耗量將會成倍增加。

同時大量燧發槍的裝備也會導致火槍破損的數量大大增加,這就需要增加隨軍的修槍工匠的數量。

燧發槍的裝備,導致的是一係列的改變。

這也是暫編第五混成營裡頭,除了步兵外,還有其他亂七八糟什麼兵種都有的緣故,有野戰炮兵,有臼炮兵,有騎兵,有輜重兵,有工程兵等等。

甚至為了更好的指揮部隊列陣進退,都還設立了軍樂隊。

因為第五混成營那邊發現部隊使用燧發槍後,步兵多次開火後如果戰場上沒什麼風的話,很容易硝煙瀰漫導致士兵們難以看見直屬指揮官,而戰場上聲音也比較大,直接靠人大喊指揮也不太靠譜。

最後參考了原始的擊鼓敲鑼指揮大軍的方式,直接設立了專門的鼓手,用聲音穿透力良好的鼓聲作為引導步兵們前進後退的的方式。

以上這些小細節,隻是暫編第五混成營在摸索新戰術的過程裡,所出現的一小部分而已。

根據暫編第五混成營的諸多測試,參謀部編製戰術司製定的新部隊各種手冊,足足有二十多本,覆蓋新戰術體係下的每一個兵種的訓練以及戰術,以及更為重要的各兵種之間的相互配合等等。

穀憊

其中最為核心的乃是步兵操典,涵蓋了新式遂發步槍手的訓練以及作戰,包括基本的一些戰術應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