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一章 陳敬雲的建國野望(1 / 2)

<b></b></div> 出現在西非幾內亞灣西部海域,執行查看當地的一個土著小港口被楚國人武裝分子侵占的近海巡邏艦,乃是希爾號。

該艦出現在這個名為卡拉的小港口時,岸上的陳敬雲等一百多武裝分子可謂是緊張無比,一邊是派人前往解說相關情況,一方麵他們的一百多號武裝分子則是迅速從港口撤離往遠離海岸線的內陸方向而去。

他們也是擔心談不攏的情況下,外頭的希爾號發飆直接來一場炮擊,他們這些人可扛不住希爾號的猛烈炮擊……

雖然這隻是一艘近海巡邏艦,但是人家也是正兒八經的軍艦,配屬的火力可不是他們這些拿著民用槍械的人所能相提並論的。

希爾號屬於通安級巡邏艦的第五批次,也是最後一個批次,在承順三十九年下水,並在同年完成舾裝正式加入海軍服役。

作為一款大楚帝國海軍裡經典的近海巡邏艦,通安級巡邏艦在過去十幾年裡一直是大楚帝國海軍的主力近海巡邏艦,其數量是非常龐大的,先後建造了接近一百五十艘,乃是目前大楚帝國海軍裡單級艦數量最多的一款戰艦。

因為該級艦的設計本來就非常優秀,海軍對其非常滿意,所以一直都沒有新型的近海巡邏艦對其進行直接代替,而是不斷的修建設計,逐步引入新技術。

以至於讓通安級巡邏艦已經形成了先後五個批次,每個批次的技術特征都有所不同,對動力、裝甲、火力陸續進行升級。

但是整體上,通安級巡邏艦的整體設計還是沒有太大的變化,依舊以廉價,吃水淺,適應性廣為基本標準。

最後一個批次的希爾號,也是通安級持續改進十年裡的集大成型號,滿載排水量已經達到四百五十六噸,但是吃水依舊控製的非常好,輕載模式下吃水深度隻有區區的二點一米,這種吃水深度足以讓該艦順利航行在幾乎所有近海海域以及絕大部分江河的下遊河段。

畢竟這是一款專門為了海外領地的近海以及入海口水域而打造的近海巡邏艦,吃水淺就是其非常大的特點。

裝備的是成熟的三脹式蒸汽機,最大航速能夠達到十四節,經濟航速八節……而且作為一款為殖民地低烈度戰鬥設計的近海巡邏艦,該艦依舊配屬了風帆係統,以降低使用成本,同時增加對海外地區的適應性……很多海外蠻荒地帶是很難得到煤炭補充的。

一門一百毫米的後裝主炮,以及一門七十五毫米的後裝副炮,再加上四門三十五毫米的速射副炮,使得該艦在對上土著的時候,擁有相當強悍的火力。

通安巡邏艦的各種優勢,尤其是便宜好用,適應性廣這幾個特征,讓大楚帝國海軍持續建造了一百五十多艘,並廣泛派往到全球海域。

在美洲,印度,西亞,非洲,歐洲各地海域,在地中海,波羅的海,黑海等都能看不見……不僅僅如此,就連裡海這種內湖,大楚帝國海軍都通過拆解組裝的方式,硬生生用火車運輸暈過去了一批零部件,然後就地組裝了三艘通安級巡邏艦出來。

龐大的數量,頻繁的執行任務,讓該級艦也成為了土著們最經常接觸到的大楚帝國海軍海上戰艦……嗯,除了內河炮艇之外,大部分土著能夠看見的楚國戰艦,其實也就是這款通安級近海巡邏艦了。

至於更高級彆,一千多噸的護衛艦,說實話,哪怕是沿海港口裡的土著們一般很難能看見,因為大楚帝國裡的護衛艦,乃是典型的遠洋戰艦,普遍吃水很深,而且使用成本也比較高。

沒有執行相應作戰任務的時候,也不會瞎跑到土著人麵前晃悠。

一千大幾的噸位,又是典型的遠洋戰艦設計,護衛艦可不會隨便進入內河,甚至連靠近海岸線都不會輕易的靠近。

而更大的巡洋艦以及戰列艦就更不用說了。

如此也導致了,土著們日常能接觸到的楚軍戰艦,一般都是淺水炮艦以及近海巡邏艦,其中的通安級巡邏艦則是沿海土著們所接觸最多的。

隻不過隨著技術的持續發展,一係列十年前看起來還比較昂貴的新技術,其成本持續下降,比如高性能鋼板,三脹式蒸汽機,高倍徑的艦炮等等。

所以通安級巡邏艦在持續改進了五個批次之後,大楚帝國海軍在通安級巡邏艦的基礎上,設計出來了大楚帝國裡的第一種全鋼鐵建造的近海巡邏艦。

這也正是意味著,大楚帝國海軍的新建造戰艦裡,全麵舍棄了已經使用了二十多年的鐵肋木殼船型,進入了全麵鋼鐵戰艦時代。

通安級巡邏艦,也成為最後一款鐵肋木殼戰艦。

實際上大楚帝國海軍還是挺舍不得鐵肋木殼船的,認為這玩意足夠便宜,技術也非常成熟,甚至在海外出現什麼問題,比如船體破裂的話,直接就地取材弄個木板都能簡單修補。

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如今造船用鋼材的價格也大幅度下降,而鋼板的防護能力,比木材可強多了……哪怕近海巡邏艦在定位上,和護衛艦都是屬於無防護戰艦,但是這個無防護隻是說不配屬大厚度的裝甲帶,並不是說一點防護能力都沒有。

采用鋼板船體的話,其防護能力也是相當不錯的,一定距離上也具備對原始榴彈,中小口徑滑膛實心炮彈的防護能力。

所以海軍最終采用了建造鋼板船體的近海巡邏艦,這也就是今年,也就是承順四十三年剛下水服役的安林級巡邏艦,滿載排水量增加到五百五十噸,裝備了一門一百毫米的艦炮,以及兩門七十五毫米副炮,使用新式的四十毫米副炮以及搭配了多挺的11毫米四二重機槍。

其中的四十毫米副炮,也是海軍裡新一代用於取代之前三十五毫米副炮的艦載火炮,之前的三十五毫米副炮因為炮彈口徑太小,威力不足,而且因為炮彈太小,技術也有限,導致這種炮彈經常出現問題出現啞彈的情況。

海軍乾脆把這玩意的口徑提升到四十毫米,這樣搞出來後就好用多了。

後續為了降低成本,加強通用性,乾脆用四十毫米艦炮又取代了之前的五十五毫米艦炮,用一種四十毫米副炮取代五十五毫米以及三十五毫米兩種艦炮。

往後的副炮搭配就是七十五毫米以及四十毫米,再來個大口徑的11毫米重機槍,由此形成中近火力搭配。

安林級巡邏艦雖然隻是個近海巡邏艦,位於大楚帝國海軍生態鏈的低端,但是依舊遵循了海軍最新的設計理念,采用鋼板船殼,三脹式蒸汽機,新型的四十毫米艦炮以及11毫米的四二重機槍。

隻不過這種巡邏艦今年剛開始建造服役,加上前線也沒有過於急迫的需求,因此該級艦預計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在本土海域持續進行測試,一兩年內都不太可能看見這種戰艦出現在海外執行作戰任務的。

如今在海外地區的近海巡邏,威懾等作戰任務,還是得通安級巡邏艦來。

就和希爾號巡邏艦一樣,平日裡沒啥事就在西非的海岸線上瞎轉悠……嚴防打擊可能出現的各種海盜船隻,為過往的商船提供護航,並隨時觀察周邊海域裡的那些土著的情況,為附近海岸線的各大楚帝國的殖民地據點,比如黃金海岸加納的大楚帝國殖民據點提供支援等等。

總之沒啥事就在附近一帶瞎轉悠,執勤的同時也算是日常出海訓練。

這也是為什麼卡拉港出現情況之後,希爾號巡邏艦能夠這麼快趕到的緣故……它們倒不是得到消息後專門跑過來的,而是本來沿著固定的航線由南往北航行,路過這裡的時候剛好發現卡拉港正在爆發戰鬥。

這地方也不是大楚帝國的實際控製區,本來有什麼戰鬥爆發的話,比如什麼土著內戰的話楚國人一般也不管的。

但是希爾號上的瞭望兵,卻是發現了卡拉港裡還有一艘民用的蒸汽運輸船,這既然有楚國人的船隻在,而且聽這槍炮聲也比較激烈,希爾號上的海軍指揮官擔心是楚國人和當地土著起了衝突。

當即就命令船隻進入了港灣,準備對當地土著進行威懾,增援當地的楚國人……

嗯,這也是大楚帝國海軍在海外各地經常乾的事,那就是給海外的楚國人,尤其是在非控製區裡活動的楚國人們提供最直接的直接:艦炮!

這年頭要給海外的楚國人支持,各種嘴巴上說的都沒用,人家土著都不一定能聽懂……隻能是用最簡單,最直接的艦炮支持,才能讓海外的楚國人感到心安,讓土著人感到恐懼。

至於說引發衝突的對錯,誰有理誰沒理之類,這些都不重要,執行威懾和支援僑民任務的大楚帝國海軍將士,從不考慮這些問題。

真要考慮了……那也沒辦法做事了。

跑到海外,尤其是去那些土著控製區裡活動的楚國人,難不成你還指望他們是老好人不成,就算是規規矩矩做生意的,那也都是一個個帶著槍炮的……

這都是規矩人,不規矩的就更不好說出來了。

畢竟楚國人是體麵人,一些不太好的事也沒必要說出來,大家知道就行。

所以遇到楚國人在海外和土著起衝突,不用考慮那麼多的,直接把艦炮亮出來,必要時候直接炮轟就對了。

要不然,你以為大楚帝國的這麼多海外殖民地怎麼來的……

除了官方的大規模擴張行動,其實很多都是楚國人跑到土著地方去做生意搶地盤,然後大楚帝國的官方正規軍就跟著過去了……沒多久,殖民地就弄起來了。

大楚帝國在海外駐防的軍隊,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其實就是給那些在海外開拓的商人們保駕護航,充當他們的底氣所在。

這一次希爾號來卡拉港也是抱著這樣的心態來。

這楚國人跑到當地和土著人乾起來了,甭管原因是什麼,希爾號都將會堅定的站在楚國人的這一邊,為他們提供堅實的武力支持。

隻是希爾號上的海軍將士們,也沒有想到,這夥楚國人不僅僅要玩普通的殖民,而且還打算稱王建國啊。

這種事以前聽說過,但是他們還真沒遇上過,一時間倒是不知道該怎麼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