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一戰功成天下知(1 / 2)

明左 鶴城風月 1481 字 2023-04-10

在後營和後金兵血戰的時候,其他的明軍在乾什麽呢?

袁崇煥之後,京畿的軍政事務主要由三個人負責,分別是孫承宗、侯恂和馬世龍。

其中孫承宗最大。

他是閣老嘛,兵部尚書及建極殿大學士,資曆也是最高的。

孫承宗負責的是總攬全局,所有在京畿的戰事都歸他指揮。

侯恂這一次在己巳之變中的表現太出彩了。

要不是他的提醒和主動攬責,提前將張家灣的糧草收歸通州城內,明朝的損失會更大。各路勤王的兵馬,到了京畿連飯都吃不上。

因此崇禎任命他為兵部尚書、右僉都副禦史、薊鎮巡撫,籠統負責整個京畿的後勤保障工作和戰後民生恢複。

另一位則是馬世龍。

這位是戰將,總理各路勤王兵馬。說穿了,就是負責具體打仗的人。

樞輔孫承宗、總政侯恂和總理馬世龍,這是京畿明軍的三駕馬車。

在黃台吉撤回關外後,孫承宗就開始謀劃反攻了。

可能有人覺著,黃台吉二月份走的,為啥明軍到五月份才把剩下的後金軍趕走呢?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明軍看似人多,但是指揮不暢。

全都是各地來的勤王兵馬,而且類型不一。有騎兵、有步兵、有銃兵,還有少數民族部隊。

光是將這些部隊整合到一起,建立起順暢的指揮係統,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因此到四月份為止,明軍能做的,隻是維持住戰線,同時整合軍伍。

從四月份之後,明軍才開始大舉反攻。

但之前經過崇禎的騷操作,各路將領的作戰意誌並不強烈,總是摸魚渾水。如果本方人多,就賣賣力氣;如果後金兵威強盛,那就隨時準備跑路。

孫承宗親自督戰,打灤州數次都沒打下來,就是這個原因。

好不容易靠著人數優勢將灤州打下來了,聽說後金軍跑了,明軍各部就不想打了。隻想著目送後金軍自己離開,萬事大吉。

因此進了永平後,孫承宗問誰去收複遷安,各路將領全都悶不做聲,好懸沒把老孫氣背過去。

侯恂一看不是辦法,主動道:“收複遷安一事,交給下官吧。”

隨後他也不管將領們願不願意,點了幾個人,湊齊一萬三千軍隊,開始往遷安進發。

老孫感動夠嗆,給朝廷上疏的時候一個勁地說侯恂的好話。

侯恂是勇於任事嗎?

當然不是。

這段時間他和左夢庚的聯絡一直都沒有斷過,知道後營的行蹤和計劃。

左夢庚請他務必想辦法拖延明軍收複遷安的時間,給後營處理戰場提供條件。

當看到沒有人願意去收複遷安時,侯恂便主動攬過了這件事。

他在孫承宗麵前慷慨激昂,一離開永平,就和各路將領們說,咱們不急,慢慢走就成。

各路將領一聽可就高興壞了,紛紛對他稱頌不已。

於是這一路明軍走走停停,每天行軍不過三十裏。從永平到遷安,愣是走了兩天。

為了防止清水關一戰被人發現,侯恂甚至還給遠在遵化的馬世龍去了命令。

讓馬世龍收複三屯營後,無須東進,徑自向北,收複大安口、洪山口、喜峰口等關隘,防止北方遊牧趁機入關劫掠。

馬世龍一聽很有道理,就帶軍從三屯營北上,沒有來遷安這邊。

於是左夢庚就得到了兩天左右的清理戰場時間。

利用這個時間,後營上下偽造了一個虛假的戰場。

清水關的關牆被他們利用後金遺留的火炮轟了一遍,造成多處破損。然後又刻意製造出刀劈斧鑿的痕跡,仿佛這裏真的發生過激戰一般。

最後再在關城內外撒上人血,製造血腥氣息,刀槍劍戟等各式兵器還有死馬、破損的盔甲等也都布置好。

一切的一切都那麽的惟妙惟肖,即使茅元儀這個見慣沙場的人都沒瞧出破綻來。

為了保密,原來清水關的守軍和那些後金俘虜,被左夢庚下令全部處死。

後營將士的遺體全都火化了,裝在壇子裏,會運回臨清。

這一仗,後營總共陣亡軍官和士兵共九百三十五人。其中包括副大隊正栗香築,以及三位中隊正、三位小隊正。

最終受傷挺過來的,有一百三十二人。今後無法從軍的,占其中的一半。

這個戰損,絕對是傷筋動骨了。

不過這一戰對後營的鍛煉價值,也是絕對空前的。

明顯可以感覺到,後營上下所有人的身上都多了一層彪悍和殺氣。

這種氣質,虛無縹緲,但就是存在。

經過這樣的蛻變,後營今後在任何戰場上,都不會懼怕任何的敵人。

後金軍的屍體,左夢庚也命人收斂了,堆放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