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本質(1 / 2)

明左 鶴城風月 1414 字 2023-04-10

“京師一別,經年有餘。念台公重歸文壇,再書佳作,可喜可賀啊。”

前來迎接的人,以錢謙益為首。

如今的江南文壇,錢謙益已有盟主之姿。這也是為何張采、陳子龍等人會來找他求教的原因。

可說實話,對於這一次的爭端,錢謙益並不想摻和。

自從罷官歸鄉之後,錢謙益對仕途的心思就淡了。而且意識到人生險惡,基本上是對爭執能避則避。

當張采等人帶著劉宗周的文章找上門來時,錢謙益敏銳地察覺到,這將會是一場天大的風波。

莫要以為文壇多君子,唇槍舌劍不鋒利。

文爭,也是會死人的。

雖然對劉宗周的文章膽戰心驚,但錢謙益還是不願做出頭鳥。

他的文名自然是不弱於劉宗周的,但多見於詩詞、古籍、應酬,於道學反而沒有什麽解析。

說他是文學大家,更在於才名,而非哲學思想。

一來覺著於道學上遠不如劉宗周精深,不願見拙;二來嘛,別人不清楚,錢謙益還是印象深刻的。

劉宗周的那位學生已成天下名將,當初在臨清碼頭時的神勇,更是令他心馳目眩。

得罪這樣的劉宗周,萬一被他學生砍了腦袋,可就不美了。

實在拗不過張采等人所請,錢謙益想到了一個辦法。

他做主辦方,搭建一個平台,請了劉宗周來,親自和張采等人打擂。

至於誰輸誰贏,可跟他錢牧齋沒有一點關係,始終處於不敗之地。

張采等人的道行,哪裏窺破了錢謙益的心思,對此還感激不儘呢。

劉宗周也不知道錢謙益的彎彎繞,不過心無所滯,自浩氣衝盈,無所畏懼。

“牧齋兄擺下這等陣仗,小弟可謂是膽戰心驚啊。”

錢謙益趕緊撇清關係,一指張采等人。

“不過是些小朋友仰慕念台公風華,一心求教罷了。老夫與人為善,借花獻佛,當不得謬讚。”

左夢庚目光一瞬,對錢謙益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吐槽好了。

這個精致利己主義者……

那邊,張采等人上來見禮。

“婁東張采見過蕺山先生。”

別人還未如何,隨在劉宗周身邊的左夢庚、黃宗羲全都皺起了眉頭。

還真是大言不慚呢。

地名冠以人稱,非成就非凡、聲名顯赫之輩不可。

他張采一個三十多歲的小年輕,居然在劉宗周麵前以地名自稱,這就是極大的不敬。

劉宗周身為天下文宗,都不敢自稱劉山陰呢。

說白了,這個張采近些年來廣受吹捧,明顯有些飄了。

他和張溥創立複社以來,廣泛吸納年輕學子,已經在江南之地形成了極大的輿論優勢。以至於隱隱有青年領袖之姿,因此自覺不自覺地以大家自居了。

劉宗周卻不在乎這些。

“當年曾與小友書信數封,獲益良多。今見小友終有建樹,可喜可賀。”

劉宗周和張采也算是老熟人了。

張采曾經和陸世儀相約一起去山陰,向劉宗周求學。結果陸世儀去了,而張采因事耽擱,終生以為憾事。

雖未能求學劉宗周門下,但張采和劉宗周之間的學術交流始終沒有斷過。

但張采沒能成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其實是理學的擁躉,對心學沒什麽興趣。

恰好當時的劉宗周正處於從理學到心學的轉變過程中,自然也就無法說服理學狂熱信徒的張采。

張采的《答劉念台先生書》裏說的就很明確了。

【采負笈上謁,本擬日夕函丈,少開荒塞,而資鈍質劣,難受提命,不也數數溷讀。雖老先生教施不吝,頻加接引,乃頑心如故,重自愧,亦重自惕矣……婁東之湄,惕若山陰,庶幾不負門牆乎?】

如果曆史不變,日後張采還是會去山陰當麵向劉宗周請教半月有餘。

不過如今劉宗周思想大進,高屋建瓴,不但與舊日相去千裏,亦遠超當世,已經到了令張采驚慌恐懼的程度。

這一下,兩人之間連最基本的和平交流都做不到了。

這也是理學不如心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