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研符頓悟(1 / 2)

“黃符紙和青符紙的區別隻在於容納法力的多寡,黃符紙能承受的法力少,青符紙能承受的法力多,所以符紙中的法力越多,製符的成功率就越高。”

洛虹口中一邊自語,一邊手裏執筆將自己的話落於紙上。

用這種方式思考問題是洛虹的習慣,他覺得這樣會讓他的思路更清晰。

“決定法力容量的是符紙的材質,靈穀根莖與靈符草的主要區別在於其蘊含的靈氣,靈穀根莖的靈氣少,靈符草的靈氣多,所以是材料靈氣的多寡決定了其法力的容量。

既然事關靈氣多寡,那就多半與內靈壓有關。”

洛虹起身來到聚靈陣外,對指尖夾著的一張黃符紙緩緩灌注法力,當法力衝破黃符紙的承受極限時,黃符紙多處出現破損並迅速燃燒起來。

“哦~看來法力衝破符紙的束縛,是符紙燃燒的直接原因。”

瞧了眼當前的“體檢數據”,洛虹大約消耗了3.5法力。

回到聚靈陣內,洛虹重複剛才的動作,這次黃符紙明顯堅持得更久。

最終當符紙自燃時,洛虹共灌注了15法力。

從外到內,提升了10倍的外靈壓,法力容量卻隻增長了4倍多一點,看來符紙也有類似經脈強度的限製不能通過無限提升外靈壓的方式,無限提升符紙的法力容量。

因為無法觀測符紙的內靈壓,洛虹不能建立完整的數學模型,但這個實驗已經表明通過提升外靈壓的方式能夠顯著提升符紙的法力容量。

“那麽現在隻要搞清楚為什麽法力容量的提升可以增加製符成功率,我就能利用起這個實驗的成果。”

洛虹回想起書中所述的製符綱領:

綱領一,製符時要一氣嗬成,從第一筆落下到最後一筆結束,符筆不可離開符紙,否則立刻失敗。

綱領二,製作具體符籙時,腦中要觀想自身施展對應法術的過程,使筆尖的法力流動接近施法的狀態。

至於書中描述的製符具體過程則為:

第一步,落筆。落筆的瞬間將法力由符筆灌入符紙,並將其多數約束在筆尖附近。

第二步,勾勒。拖動筆尖,帶著法力勾勒出符紋。

第三步,收筆。提筆時,將剩餘法力收回。

“將法力約束在筆尖附近勢必造成局部高壓力,符墨必然在其中起到緩衝的作用,不然符紙不可能承受得住。

但我現在有高額的外靈壓輔助,那是不是可以不需要符墨來緩衝了。

當然,這不是說製符就不需要符墨了。

符墨的材質不僅決定其緩衝作用,還決定了它的法力流通性,而且符墨還有勾勒出符紋的作用。

不過法力流通性隻有在符籙激發時才會得到體現,那不考慮材質,隻考慮留痕,且隻當練習不考慮使用的話,我豈不是可以......”

洛虹腦中靈光閃個不停,他發散的目光漸漸聚焦到硯台中的墨水上。

“理論上沒有問題。”

按捺下立刻想試試的心情,洛虹開始思考製符中最讓製符師頭疼的問題。

讓筆尖的法力流動接近施法的狀態是什麽鬼!

這是製符中最玄乎的問題,現在製符師中流行的觀想法,說白了就是憑感覺,失敗的過程就是找感覺的過程。

而且更可怕的是,這個感覺可能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