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伯約傳檄天下後,各鎮諸侯、王爺紛紛起兵相應,這倒不是這些諸侯王對李睿這個皇帝有多麼的忠義,而是周易一上台之後就以各種手段打壓氏族、門閥。

現如今又是,昭告天下免稅賦三年。

那些世家門閥雖然家大業大,但是家族人口眾多,平時的開銷也極其之大。

再加上這些豪門貴族對自己那是相當的大方舍得,對於農戶什麼的那可是如同周扒皮一樣吝嗇。一下免賦稅三年那簡直像是要他們的老命一般。

取之儘錙銖,用之如泥沙不但可以用來形容曾經的李睿、李玄機,形容這些豪門富賈也同樣沒問題。

現如今有聞伯約這個出頭鳥率先打著勤王的口號,在洛陽起兵造反,南方各地蠢蠢欲動的諸侯王自然第一時間響應。

反正響應的人多,各大豪門氏族都是抱著“法不責眾”的心態想要彙聚起來和周易掰一掰手腕。

再說了,即便自己這一方戰敗了,他們也不相信周易會將所有的家族通通趕儘殺絕。

於是乎第一路,二皇子李顯,現在的金陵王帶領5萬精兵來前來洛陽。

第二路人馬,冀州刺史鄧超率領一萬精兵來投聞伯約。

第三路人馬,四皇子李翔,如今的高安王,帶領2萬精兵,前來彙聚。

……

第十七路人馬是豫章太守齊九州,帶領8000人馬前來勤王。

諸路軍馬所帶人數多少不等,諸侯、太守們各領自己的文官武將,投奔洛陽而來。加上聞伯約和他兒子聞觀取南郡的兵馬一共有67萬人。

如此龐大的一支軍隊,讓各路諸侯王都信心滿滿,自認為自己的十八路聯軍可大挫周易鋒芒。

不過這十八路諸侯王人馬如同周易所料一樣,其心各異,各為其主,一彙聚洛陽便開始因為推舉盟主一事爭論不休。

有人認為這盟主之位應當由德高望重的聞太師擔任。

一來這聞太師是傳檄天下的發起人,二來其曆經三朝,資曆最老,又手持先皇李玄機早年賜予的打王金鞭,理應由聞太師擔任盟主之位。

有人則推薦金陵王李顯擔任聯軍盟主,認為金陵王李顯作為先皇李玄機的二皇子,又是當今聖上的皇兄,乃是皇室正統理應擔當這盟主之位。

金陵王李顯自己更是對這盟主之位勢在必得。

但是金陵王李顯手下的一個名叫朱亮的年輕謀士為了出名,卻是獨辟蹊徑,讓李顯不要去爭那盟主之位。

那朱亮在金陵時給李顯出過不少好主意幫他解決當時遇到的難題,為此李顯覺得朱亮此人有通天徹地之才,遂拜為軍師。

可誰曾想那朱亮竟然以情趣高潔不願為時事所累為由當場拒絕了李顯的請求,徑直在金陵城外的山中搭了間茅草屋隱居起來了,並且還自號臥鳳先生。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金陵王李顯被朱亮拒絕後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覺得這才是有識之士應有的矜持。因此又先後三次前往朱亮搭建的茅草屋拜見。前兩次因為李顯都是在冬季前往的,那茅草屋實在是天氣寒冷,不能遮風避寒,因此朱亮偷偷跑回了自家老爹那豪門大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