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調整(1 / 2)

有時候有些東西是不需要自己刻意去乾或者刻意去營造就能獲得成功了,這個就涉及到天時地利人和這玩意兒了,對於在前線奮戰了數月有餘的國軍來說,太需要一場局部的勝利來振奮那低落的士氣了。

於是乎,張天海等人“適時”地打了一場勝仗,所以當宋希濂將這一戰報匯報給戰區司令部的時候,作為兼任戰區司令長官的蔣介石立馬將此戰作為淞滬抗戰的典型進行了宣傳。

宣傳什麽呢?當然是宣傳國軍將士的英勇以及日軍並不是不可戰勝的了。

宋希濂的這封匯報電報寫得很夠意思,把六十九軍也寫進去了,寫成“配合十分得力”之類的雲雲,當然了,也不可避免地提到了率領一營官兵孤軍深入乾掉敵軍炮兵陣地、然後殺了個回馬槍端掉日軍聯隊部、擊斃日軍第五十八聯隊長信田水三郎並奪得聯隊旗的張天海了,除此之外,宋希濂也毫不客氣地將本屬於胡家驥的大部分功勞攬到了自己的頭上,而悲催的胡家驥頭上唯一落下的功勞就是率部對北岸日軍敵軍發動襲擊,並沉重打擊了日軍的聯隊主力。

也不是說宋希濂作為長官喜歡奪部下之功了,而且指揮的功勞必須是他本人,要是換了任何一人都不合適,可別忘了擅自調動部隊作戰這事兒了,要追究起來別說功勞了,沒被槍斃就阿彌陀佛了。

拿著這份沉重的戰報,蔣介石閉著眼睛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他在思索著,該如何獎勵。

“來人,去電詢問六十九軍昨夜戰況!”蔣介石吩咐身邊的侍衛官道。

“是!”侍衛官應聲道。

很快,關於六十九軍在昨晚的報告就傳回到了蔣介石這裏,包括五十五師偷襲大場先站穩腳跟後,然後又被趕出去,以及五十七師負責阻擊來自大場鎮方麵的日軍援軍、直到將日軍的增援部隊擊退這事兒。

沒錯,在接到鬆井石根大將的命令後,荻洲立兵也沒敢違抗軍令,直接就命令仙台聯隊撤回大場了,至於炮兵聯隊的殘餘部隊,則是在六十九軍五十七師的部隊撤離後逃過一劫回到了大場鎮。

當然了,中國軍方也沒有截獲這一類情報,於是則歸功為三十六師及時殲滅被困之敵,才令敵軍撤退了。

作為黃埔軍校校長出身的蔣介石,在軍事才能方麵並沒有像後世黑的那麽嚴重,他仔細了看了兩遍七十八軍和六十九軍傳來的戰報後,下了兩道命令:第一,戰後解散六十九軍,其中五十七師劃入新成立的俞濟時第七十四軍戰鬥序列,五十五師暫由戰區直屬;第二,仔細研究此次作戰,可作為中央軍校課堂的經典案例。

下完這兩道命令後,有一個名字也在他的心裏掛上了號,那就是張天海這三個字,從他從軍多年的直覺上,這是個人才。

能夠在進入敵後,還能保持這一份冷靜,殲滅敵軍炮兵陣地後由去偷襲敵軍聯隊部,這不是人才是什麽?

不過老蔣並沒有急著說立馬就要對張天海進行大賞特賞,他還要進行觀察,要是真的是個人才,他要另有其用。

不過總的而言,這天晚上的一次偷襲行動確實是讓三十六師以及五十七師大大地出了一次風頭,而五十五師呢?則是不將但也不罰了。

這一戰過後,戰區司令部也對此次參戰的兩個軍作了一些調整:六十九軍參戰以來,幾乎損失過半,撤往後方進行整補,而七十八軍則就地補充武裝彈藥兵力,繼續駐守蘇州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