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他吉人自有天相(1 / 1)

翌日一早,太後帶著祝思儀等人出宮前往商州。晏修因為早朝沒去送行,就算他沒有早朝也不會去送行,但祝思嘉不能。她特意起了個大早,帶著其餘後妃親自將祈福隊送至玄武門。看著漸行漸遠的馬車,祝思嘉不免疑惑,為何今年禮佛隊列中出現了祝思儀的身影?她的生辰八字難道不是與商州相克嗎?怎麼一到她進宮,這些禁忌就全然消失了。祝思嘉暗暗留了個心眼,雲姨娘和兩個弟弟也在祈福隊列,趁此時機,或許能讓祝思盈在燕王府內好好翻找一番。回宮路上祝思嘉和餘欣等人本是並排行走,快到長樂宮時,張晚瑤硬生生擠了上來,把餘欣從祝思嘉身邊狠狠擠開。祝思嘉細眉微擰:“張充依這是何意?今日你們不必進長樂宮請安,先回去休息吧。”張晚瑤:“昭儀娘娘,妾身想出宮一趟,回相府探望祖父大人。”祝思嘉:“丞相大人出了何事?”張晚瑤:“勞煩昭儀記掛,祖父一切都安好,隻是妾身入宮許久都未回家中和探望過。祖父年事已高,妾身實在牽念,想回家一趟,天黑便回宮,特請昭儀恩準。”杜羨學著她的語氣取笑道:“張充依想回家,妾身也想回家。隻不過益州路途遙遠,妾身保證下個月就回宮,還望昭儀恩準。”話音剛落,周遭就響起陣陣嘲笑,張晚瑤麵色更是青一陣紫一陣,奈何她今日要在祝思嘉麵前柔聲下氣,隻能默默咽下這口氣。祝思嘉嗬道:“有什麼好笑的?”眾女這才止住笑聲。平心而論,張晚瑤其人雖驕橫跋扈,可出宮回家一事算不得什麼過分的提議,祝思嘉自然沒有理由為難她。張晚瑤見祝思嘉答應地這麼輕鬆,欣然離開。……長樂宮。祝思嘉補了個回籠覺,再睜開眼,晏修正坐在她寢殿裡,他隻摘下冕冠未脫冕服,年輕帝王靜靜地批閱奏折,未曾注意到她的動靜。光明洞徹,樹影被夏日烈陽剪碎得斑駁婆娑,悉數輝映到俊邁頎偉的天子身上,沒有什麼再能比得過此刻的歲月靜好。她側躺著,窗外那株正值枝繁葉茂的桂樹冷不防闖進她視野裡,竟讓她目眩神迷,時間過得真快啊。轉瞬之間,她已經和晏修一起經曆過快一年的冬夏更迭。晏修聽到她翻身,放下玉管狼毫筆,單手撐腮看著她:“朕吵到你了?”祝思嘉:“沒有,是我自己醒的。”晏修落下眼皮,長睫遮住黑亮的點漆明眸:“這樣啊。”好奇怪,他今日這番態度倒不是疏離,更像躊躇。祝思嘉總覺得他不會平白跑這一趟,若說納涼,宮中比長樂宮還涼快的地方比比皆是,他今日來定是有什麼重要之事告知自己。“玄之。”祝思嘉掀開涼被起身,光腳踩在地上,直接走到窗前坐進晏修懷中,勾著他的脖子不安地問道,“你今日來可是有什麼事想告訴我?”晏修依舊垂著眼皮,不知如何開口:“萬事都瞞不過蟬蟬這雙聰慧的眼睛。”祝思嘉主動親了他一口:“多謝誇獎。”晏修摸了摸她親過的地方,她似乎很喜歡他的下頜,回回都是主動親在此處,又癢又酥。他道:“此事說出來或許過於殘忍,朕希望你做足準備,彆太難過。”祝思嘉心中生出不好的預感:“玄之可是想說……東征之事?”能讓他如此遲疑,而且看他臉色不像是什麼好事,祝思嘉隻能往遠在齊國的祝元存身上聯想。晏修緩緩將祝元存失蹤一事告知了祝思嘉。儘管提前給自己喂下一顆定心丸,但祝思嘉還是沒忍住,緊緊抱著晏修在他懷中不斷顫抖著抽泣。脆弱無助的哭聲全被悶在他的胸襟上,堅決不發出半點,更惹他憫憐。晏修知道她現在任何安慰的話都不需要,兩個人親密相貼,他能清晰地感知得到祝思嘉心臟驀地頓了一下,他便默默加大力度抱穩了她。直到祝思嘉哭得手腳失力,攀在他身上的手滑了下來,他擔心祝思嘉憋壞了,扯開她,莊嚴保證道:“你放心,朕已經加派人手前去尋找武興伯的下落,齊國境內潛伏了十幾名護龍衛。一日尋不到就多找一日,若是……若是實在找不到,朕就親自攻下齊國,把齊國每一座城池都翻過來找一遍。”祝思嘉抽噎道:“不、不會的,我相信、相信元存吉人自有天相。若是他當真不在了,我這個做姐姐的怎麼會沒有任何感知?他隻是失蹤了,但一定還好好活著的,對嗎?”晏修心疼得不行:“蟬蟬說得對,朕也相信武興伯並非平庸之輩,咱們再給他一點時間,定能絕地逢生、出現奇跡的。”……而與此同時,齊國皇都琅琊城外七十裡。祝元存帶著若乾人馬潛伏在此地。他的副將袁浩宇問道:“伯爺,您是怎麼想出這個法子的?”袁浩宇乃出身自簪纓世家汝南袁氏,是袁氏這一代裡資質最傑出的弟子,從前隻跟隨晏修上過幾次戰場,但那些仗——全是晏修閒得沒事怕太後催他成婚立後,硬要去打的,且晏修的行軍作戰風格全然突出一個“狠”字,哪像祝元存?袁浩宇這一路上都在想,若他是齊國的將士和君王,被祝元存這般玩弄他能氣絕身亡。龍山關並非久攻不下,乃是帳中那幾名可信的心腹按照祝元戰術有意為之,至於秦軍表象,則是被軍中有二心之人傳回西京。想來西京已經收到了祝元存失蹤的消息,明裡暗裡罵他無能的人更不在少數。但這場騙局最好能騙得過所有人。齊國經過去歲那場大雪已是元氣大傷,國內處處爆發平民起義,齊國軍隊壓都壓不過來。又聽聞秦軍壓境,早就聞風喪膽,齊國皇帝一懼之下將舉國剩餘兵力都調度至龍山關與秦軍對峙。祝元存嫌一座城池接一座城池地攻打太慢,直接將目光放在了琅琊。齊國大軍在龍山關與秦軍對峙,秦軍軍資充沛最適宜長久作戰;齊軍則完全不同,最多再過半月便會糧草告急,屆時軍心大亂,可又麵臨亡國之災,他們隻能硬著頭皮和秦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