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有請徐光啟(1 / 2)

大明英華 空穀流韻 2398 字 1個月前

鄭海珠從鎮江回到鬆江不久,臨近七夕時,鄭芝龍也從月港回來了。</p>

出乎鄭海珠的預料,雖然顏思齊在劉公公的前期運作下,已經拿到了從台灣經澎湖進入月港的船引,也光明正大地取走了煙絲袋、刺繡團扇、二趾襪等大批貨物,但最終,這批貨分到手的淨利隻有五六百兩,遠低於鄭海珠估計的兩三千兩。</p>

鄭芝龍顯然,也對這個數字很沮喪:“阿珠姐姐,並非顏大哥給你少算,是沿途的鈔關、稅卡收得太狠。顏大哥從前都是在海上私販的,對內陸鈔關稅卡的盤剝不清楚,答應東瀛的價碼,低了。不過,他已將說好的五五分潤,另算為三七分潤,你七他三,可就算這樣,你這份也隻有幾百兩。”</p>

他這一說,鄭海珠就明白了。</p>

去年臘月跟著劉公公和馬祥麟去月港,是販朝廷的貨,大家坐織造局的大船,走的海路,順暢又威風,沿海哪支水師會瞎了眼,敢來問萬歲爺的家奴收稅。</p>

這一趟,是販自己的貨,如今又不是做倭寇,哪有不交稅的海路給你走。</p>

隻能從鬆江往南走內河航運和陸路到漳州,一路上不知道經過多少道稅卡鈔關,一層層皮肉地扒下來,自然隻剩骨頭咯。</p>

鄭海珠遂安慰鄭芝龍:“既然已經歸順朝廷,過鈔關總要交稅的。這次親試一趟也好,我便有數了,假如鬆江像月港那樣開關,我這一票買賣,在同樣花錢買海販船引的前提下,能多賺多少錢。”</p>

鄭芝龍又掏出第二張銀票:“阿珠姐姐,上次毛承北給你分的八百兩,你挪給顏大哥岱山鹽場救急了,大哥這次,也把這八百兩還給你。不過……”</p>

鄭海珠接過銀票,好奇於鄭芝龍的欲言又止:“不過什麼?”</p>

“嗯,顏大哥說,新貨的本金,他出不起了。平戶港的不少兄弟,得知他在台灣接受朝廷的招安,紛紛離開倭國投奔而去,已到了二十條船,算上家眷六七百人。文氏那邊的塞拉雅人倒是與他們相安無事,但要從漳州買種子、農具、紡機、耕牛的花銷,一下子大了……”</p>

鄭芝龍說到這裡,鄭海珠笑吟吟地打斷他:“兵強馬壯,是好事,我怎麼會怪顏大哥不繼續與我合夥備貨。”</p>

鄭芝龍撓撓頭:“但我們手頭的現銀子,就隻有這一千多兩了。”</p>

鄭海珠揶揄他:“你是從小跟著你舅舅,看李旦他們做大買賣看慣了,千兩銀子竟然覺得是小數目。”</p>

揶揄完了,卻認真地問鄭芝龍:“一官,你這樣年輕,哪條路隻要認真走,都是好路。你想留在江南也好,想去台灣找顏大哥也好,我都支持你。”</p>

“阿珠姐姐,”鄭芝龍斬釘截鐵道,“我當然要留在這裡,杭州毛承北那邊的鋪子,你這邊的保險商社,我都想和你們一起乾。顏大哥有我們在大陸把根基打厚實了,他也才不算孤懸海外。”</p>

鄭海珠笑道:“好,那我們就爭點氣,不要總是想著手心朝上,問顏大哥要錢。這一千多兩銀子,咱們先不急著兌出來辦貨,再等等鬆江開關的消息。你回來得正是時候,這幾日與我去求見莊知府和黃老爺。”</p>

……</p>

府衙中,莊知府將鄭芝龍裝訂得整整齊齊的鈔關稅銀勘合,翻了幾張,歎口氣,遞給黃尊素:“辣手啊,鄭姑娘和鄭公子這趟,老老實實過鈔關,七八千兩的貨,就掙了一成利,五六成都交了稅。”</p>

黃尊素冷笑道:“都進了戶部也就罷了……”</p>

說一半留一半,聽者都懂。</p>

鄭海珠道:“莊府台,黃老爺,月港每年光賣船引,就能給內府交十萬兩,若上海縣開關,來的船,不會比海澄縣少。這還隻是去內府的。屆時商賈雲集,鬆江鈔關收的進戶部的銀子,也會增加不少。”</p>

莊毓敏翻著眼睛算道:“本府去年給內府繳的金花銀是八萬兩,給戶部太倉繳的銀子是五萬兩,應付禮部的攤派是一千五百兩。”</p>

鄭海珠見機開口道:“若我們賣貨的能在上海縣出港,我這趟在外地鈔關交的稅,都能抵兩三次禮部攤派了,這還隻是我一家商販。”</p>

莊毓敏最愛聽這話。</p>

他對自己的仕途還是有期許的,入閣的夢也不是沒做過。相信坐在身邊的黃尊素,也是和自己一樣。</p>

給萬歲和戶部,分彆多搞點錢,對大家的升遷都有好處。</p>

“老黃,你筆杆子了得,還是再替老夫擬個上疏,光靠劉公公他老人家孤軍吹風,恐怕慢了點兒。這黃浦江都挖成了,本官就不信,開海隻能他福建漳州搞。”</p>

黃尊素也想儘快開海。</p>

這一年多來,他親眼看見鄭海珠這個小小民女,做成了不少事,身為驕傲的東林學派精英,未免時而驚歎時而哂然。</p>

有時因公務去應天府,官場應酬中,他甚至對那些隻熱衷於交流朝堂軼事、宮闈秘辛乃至勾心鬥角經驗的同僚,開始厭惡起來。</p>

包括一些同為東林學派的人。</p>

在黃尊素冷眼旁觀中,他們遇事隻論派彆、不看是非。</p>

唾沫星子噴得慷慨激昂、天花亂墜,卻是隻對時局火上澆油,不為蒼生雪中送炭。</p>

黃尊素不希望自己苦讀經年,最終變成這樣於社稷有百害而無一用的昏臣。</p>

至少,在如今這般契機下,他可以努力讓府庫的銀子多些,讓商賈做生意也便利些,讓鬆江再繁華些。</p>

走出莊知府的值房,黃尊素對鄭海珠溫言道:“鄭姑娘,宗羲不敢與我講,卻和他母親說了好幾次,想去你們學校讀書。”</p>

鄭海珠笑道:“姚先生帶他看了幾次盧公子上格致課,他就入迷了。最近更是常去看盧公子打鐵、造槍管。黃老爺放心,我與宗羲講過,還是好好地讀四書五經。將來中進士做官,不妨礙鑽研火器兵法幾何算術,徐翰林就是榜樣。”</p>

黃尊素眉心一動:“內子此前去看徐家媳婦,得知徐翰林初秋要回鄉省親,她知會你了吧?”</p>

鄭海珠會意地點頭:“姚先生一早就說了,所以我們這兩日,讓戚總兵來訓家丁的幾位軍爺,試射盧公子和鎮江鐵匠做完的合機銃,準備屆時請徐翰林來看。”</p>

又指指身邊的鄭芝龍道:“一官這回辛苦,還從月港去了濠境,弄來一種紡錘炮的圖紙。葛師傅他們鎮江丹陽人,雖是鐵匠,卻有祖傳的銅鐵合鑄的方子,正好可以琢磨琢磨炮管。”</p>

黃尊素看向鄭芝龍,讚許道:“厲害,這也能弄來。”</p>

“謝黃老爺誇獎,小的長在濠境,知曉弗朗基人在那裡有炮廠。此一回也是運氣,碰巧裡頭一個明人匠頭被弗朗基人欺壓,在火頭上,小的花了些錢,他就給小的畫了個大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