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章 四貝勒的人(1 / 2)

大明英華 空穀流韻 1627 字 1個月前

“阿婭妹子可在家?”</p>

清晨的炊煙還未散儘,囤戶們陸續去各自田土裡除草堆肥時,木匠阿山在籬笆外大聲叩問。</p>

阿婭抱著娃兒出來開門,笑吟吟地,將阿山讓進院子。</p>

過往的三兩囤戶,以及住在附近的鄰居,自然都看到了。</p>

他們自作聰明地恍然大悟。</p>

怪不得此前有崇明姑娘趕來看戲、看雜耍的場合,都不見阿山的身影,按理說這血氣方剛的小光棍不應該如此意興清冷,難道還給他死掉的媳婦守節不成?</p>

最近幾日,大夥兒總算軋出了苗頭,原來這小子精得很,是看上了鄭夫人的手下。</p>

這個阿婭,雖年輕,卻能張羅著一船人登陸崇明島,並且一來就把幾匹騾馬的爛蹄子治好了,鄭夫人與吳管事對她說話,也不像對仆婢的口氣。</p>

想想也是,阿山有手藝、人又聰明,若稍稍高攀地和小寡婦阿婭結了親,就更容易被鄭夫人器重嘍。</p>

阿山淡定地輕推柴門,隔斷了往來同鄉們意味深長的目光,回身時已滿麵笑容,招呼道:“小豆包,來看好玩的。”</p>

小豆包是阿婭的女兒,兩歲多。女娃本就開蒙早,小豆包又從嬰兒起就跟著親娘四處跑,安全感和見識都不錯,這個小歲數,與成年人打交道已很有些章法。</p>

她瞧一眼母親的麵色,便篤定地走上前,興高采烈拖動著帶有木輪的木頭小馬,跑上幾步,又轉回阿山跟前,從馬背上挖空的槽框中,撿出一個個木製機關,聲音甜甜地問阿山:“叔,這些是啥?怎麼玩呢?”</p>

阿山蹲下來,抓起四個弧形的木拐子,將榫頭對準,啪啪幾下,就成了一個正圓,往地上一溜,木圓圈咕嚕嚕滾起來,豆包趕緊去追,咯咯咯笑得歡。</p>

阿婭柔聲道:“這些榫頭好有趣。”</p>

阿山抬眼望著她:“是啊,祖師爺魯班賞飯吃,木匠活兒傳了兩千年,到如今咱大明,單這榫卯,就有好幾十種,啥家夥事做不出來。過兩年俺要是帶出徒弟了,咱能師徒能靠榫頭相接,在外頭那小河上搭出一座橋來,保管百年不塌。”</p>

阿婭麵色舒展,腦子卻處於高度接受信息的狀態。她在記阿山的每個字,然後迅速作出初步判斷,尋找疑點。</p>

鄭海珠發給她探察阿山的任務,並幫她開了場。數日前,鄭海珠與阿山閒閒說起,小豆包算是自己認的乾閨女,請阿山給她打製幾樣木頭玩意兒,哄哄孩子開心,好過縣城裡那些麵目死板又易碎的泥娃娃。</p>

阿婭於是以感謝的名義,給阿山送了幾次吃食,借機攀談,帶著婦人天然的好奇與憫恤之情,提了不少問題。</p>

按照鄭姑娘的說法,倘使阿山編造了自己的出處,那麼,他在不同的時間,對不同的人,就同一個問題,有可能給出的細節會不一樣。</p>

但聊了幾次,阿婭記下答案,去稟報鄭姑娘時,卻看到鄭姑娘眼裡略帶失望的神色。</p>

顯然,阿山的說辭尚無前後不一的地方。</p>

此刻,阿婭進屋端出茶水,遞給阿山,坐下來看著男子給娃娃示範怎麼連接卯榫。</p>

在這種陽光下的怡人氣氛裡,阿婭和聲道:“真不簡單。遼東人能打鐵,巧手木匠卻很少。”</p>

阿山的目光中閃現一絲驕傲:“名師出高徒,俺師傅,本是山東老家有名的木匠,給富貴人家做家具的呢。”</p>

“那怎麼去了遼東,還到了寬甸關外?”阿婭驀地問道。</p>

阿山給豆包搭小橋的動作毫無停滯:“師傅好酒,吃醉打傷了人,罰邊後吃不得欺負,逃出關落戶在俺們村。”</p>

他說得很自然。</p>

這本來就是實情,阿山心道,倘使沒有這樣一個山東師傅,他就不會從小玩木匠活,就不會學了一口山東口音的漢話,也就不會在這次南來的計劃中被四貝勒委以重任。</p>

阿婭又問:“那你師傅還在遼東?”</p>

阿山歎氣:“師傅歿了。”</p>

“也是被韃子殺的?狗韃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