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章 一進宮就遇詐(1 / 2)

大明英華 空穀流韻 2685 字 1個月前

辰時將儘,紫禁城,乾清宮。</p>

大明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朱常洛,在早朝過後,請自己的舊時師傅、如今得授太常寺少卿的董其昌留下,又命內官傳長子朱由校、皇五子朱由檢進殿。</p>

昨日,是兩位皇子出閣前往文華殿進學的第一天,講官孫承宗,即不久前起草萬曆帝遺詔的執筆,雖在爭國本中並不一味讚成製裁鄭貴妃黨羽,卻是朱常洛信任的文臣。</p>

“你兩個,昨日聆聽孫師傅教導後,何所獲?”朱常洛淡淡問道。</p>

已經十五六歲的朱由校,因從小就被李選侍灌輸“小爺不喜歡你”,素來到朱常洛跟前回話時,都帶著緊張瑟縮之意。</p>

“回陛下,孫師傅教了《大學》,讓臣背誦,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p>

“我是問你有何心得,不是讓你背書!”朱常洛的聲音裡,多了幾分森然。</p>

朱由校一愣,竟下意識地去看身旁比自己小好幾歲的弟弟朱由檢。</p>

朱常洛目光也掃過去:“我問的是你們倆,小五你說說吧。”</p>

朱由檢侃侃道:“昨日孫師傅講《大學》,講到明德於天下者,應有章法,治國須先齊家修身,齊家修身須先正其心、誠其意,正心誠意須先格物致知。臣便想著,致知不僅是致仁良之知,還有致萬物之道,故而對今日徐師傅等諸位先生來講授農桑與火器,越發期盼了。”</p>

聽朱由檢這番話出口,立於殿中的董其昌,心中滾過幾縷驚讚。</p>

這個才十歲出頭的皇五子,不可小覷。</p>

或者說,負責撫養他的東李,和伴讀太監,不可小覷。</p>

他們大約早已將皇子講官們的遴選原委打聽分明,知曉此番開了先例,增設火器一課,定是天子特意加上去的,說明天子對西法派頗有好感,所以今日也讓五皇子撿好聽的說,去對天子父親的胃口。</p>

果然,朱常洛麵色稍霽,喝了一口內侍奉上的參湯,叮囑兩個兒子:“徐師傅已是花甲之年,脾氣又比孫師傅溫煦不少,你二人若欺他性子和順,有頑皮笑鬨、冒犯徐師傅之舉,朕定會嚴懲。”</p>

兩兄弟忙喏喏稱是。</p>

朱由校也便罷了,朱由檢卻是當真少年老成,已從這兩日的氣氛中,印證了養母“東李”所言,父親朱常洛從前不敢和先帝提長子出閣念學之事,乃因怕鄭貴妃以為太子和外臣勾連、用這個法子倒逼萬曆冊封皇太孫,皇太孫一立,太子地位就穩固了,更沒福王什麼事了。</p>

如今父親終於坐上龍椅,頭一件事就是準奏東林臣子的進言,讓皇子們走出深宮,去文華殿聽講,並且十分在意兒子們的求學態度。</p>

此刻,連灌幾口溫熱參湯的朱常洛,精神足了些。</p>

這位新天子看一眼董其昌,又對兒子們追了一句:“與徐師傅一同進講的,還有位女師傅,姓鄭。昨日禮部的拜師大典,她雖有敕命卻無官身,又是女流之輩,就未進文華殿受禮。但,董師傅和徐師傅都說與朕知,她是難得的賢良師才,朕還曉得,她與孫承宗師傅當年一樣,是去過邊塞的人,為國朝立下過汗馬功勞,你二人務必也要尊之敬之。”</p>

“臣謹遵陛下教誨。”</p>

“嗯,去文華殿吧。”朱常洛沉聲說道。</p>

倆兄弟出得乾清宮,下了玉階,各自的伴讀太監迎上來。</p>

一行人走過準備修繕的三大殿附近時,朱由校的乳母客印月,自慈慶宮方向款款而來。</p>

“哥兒,奴婢送你去文華殿,”客印月笑眯眯道,“這日子過得可真快,咱哥兒一眨眼就出閣了。昨日奴婢在禦膳房盯著桂花糕,沒來得及瞧見哥兒進學的模樣,今可不能錯過了。”</p>

朱由校一臉赤子般的喜悅:“好啊,嬤嬤一道走著。”</p>

朱由檢卻擰了雙眉,語氣中透著霜意:“文華殿,差不多算外朝了,嬤嬤去,不合適。”</p>

客印月佯作愣怔,繼而很快又笑道:“文華殿不就是禦藥房那塊嘛,東李選侍疰夏那陣,奴婢還在禦藥房遇到過你們宮裡的妹子呢。”</p>

朱由檢自兩年前開始,就厭煩哥哥這個乳母,總覺得她在人前人後,對朱由校是兩副模樣,人前慈藹,人後,人後就有些像東李斥責一個宮女的用語:輕佻。</p>

此刻,朱由檢聽客印月拿自己敬重的養母出來說事,登時掛下臉來:“客嬤嬤,若禦藥房和文華殿是同一回事,那為何還要用宮牆和長廊隔開?”</p>

客印月將撫媚之態收了,目光在朱由檢麵上駐留須臾,歎口氣。</p>

“殿下把奴婢教訓得對,”她顯了無奈委屈之意,“嬤嬤隻是聽說,今日給哥兒講課的,有個女師傅,便以為,無甚不便之處。”</p>

朱由校不忍,睥睨了弟弟一眼:“就是,那位鄭師傅不也和嬤嬤一樣,是個婦人?有什麼不合適的。”</p>

又拿過侍讀小太監手裡的書箱,遞給客印月:“嬤嬤提著,咱走。”</p>

……</p>

卯時三刻,鄭海珠和盧象升就在東華門外等候了。</p>

得授皇子講官後,李選侍的娘家人一時三刻不可能再為難鄭海珠,她便從左光鬥府中搬了出來,住到秦方尋好的商鋪後院中,盧象升和張名世則住在隔壁的獨門民宅裡,互相有個照應。</p>

今日,鄭、盧二人特意很早就到了宮外,因昨日不被允準參加禮部的儀式,便想迎到徐光啟後,再問幾句禮儀細節事項。</p>

不料,將將要交辰時之際,徐府的管事匆匆趕來,說是徐光啟昨天傍晚開始腹瀉,一夜不寧,府裡天沒亮就去請大夫了,今日的講學定是來不了。</p>

“還有此事?”鄭海珠問那徐府管事,“是晚膳前就開始的?”</p>

管事點頭。</p>

“那,難道是文華殿的食盒……”</p>

“哎夫人慎言,”管事忙壓著聲兒道,“咱家老爺估摸著也是菜不太新鮮,但老爺最是個仁義脾氣,說是吃幾副藥就行了,莫來宮裡頭計較,免得禦膳房那裡有宮人內侍的挨罰。”</p>

他說話間,東華門裡出來個二十幾歲的內侍,略一張望,就向此處走過來。</p>

“可是鄭師傅和一位姓盧的公子?”</p>

鄭海珠忙與盧象升還禮。</p>

“咦,徐翰林呢?”</p>

徐府管家上前陳情,內侍“哦”了一聲,想一想,說道:“那咱家回頭與孫翰林稟報,鄭師傅和盧公子,先趕緊隨咱家進宮去,講官還得先更衣。”</p>

太子與皇孫的講官,都要換上紅袍子,再進文華殿,這個規矩,鄭海珠已在前日拜見徐光啟、商量講課分工時得知。</p>

侍衛驗看牌子後,三人進了東華門。</p>

“公公貴姓?”鄭海珠問道。</p>

“唷,您客氣,免貴,姓薛。”</p>

“公公可是在司禮監?”</p>

“嗯。”</p>

“有勞公公引領一趟,我們南邊沒什麼旁的土儀,出些絹帛帕子還能見人,公公試試我們鬆江絲棉混紡的圈絨汗巾,特彆舒服。”</p>

薛太監接過鄭海珠遞來的帕子,觸手之際就摸出裡頭裹著硬邦邦的玩意兒,揣到袖子裡時覷了一眼,是金子。</p>

“小娘們兒場麵上倒還會來事,”薛太監暗自嘀咕,“但你得罪了大人物,今日這場劫數,老子也不能心軟放你躲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