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章 孔府為魚肉,魯藩為刀俎(2 / 2)

大明英華 空穀流韻 1329 字 1個月前

東林趙南星他們,格局都小了,還自以為是地認定,鄭海珠是要趁著山東之行,聯絡賦閒在家的齊黨首領亓詩教,投入黨爭的戰場。</p>

其實,東林把持的禮部同意她的請求後,鄭海珠在乾清宮與天子朱常洛談的,都是怎麼以山東為試驗地,嘗試從土地賦稅入手,觸及帝國當下的財政矛盾。</p>

鄭海珠說服朱常洛的理由有好幾個。</p>

一是山東又開始鬨聞香教,首領徐鴻儒在巨野等地聚集的貧苦農民,已達數千。</p>

二是魯藩素來有勤王的傳統,從前北虜寇邊、威脅京師時,其他藩王袖手旁觀之際,魯藩會調集王府軍卒,北上護衛京師,而現任的魯王朱壽鋐,自從在兗州開了煤礦,連續三年都向天子內庫進獻白銀,簡直就像自願繳納礦稅。</p>

第三個理由,此際則正從鄭海珠的嘴裡再次說出來。</p>

“大王,小殿下,太醫院奏陳,衍聖公已藥石無效,大限應就在今歲了。”</p>

朱壽鋐與朱以派聞言,登時明白了個中機宜。</p>

曲阜的孔子後人們,自宋朝起世襲衍聖公,如同一品勳貴,彰顯曆代帝王尊崇儒家的統治藝術。</p>

這一代的衍聖公孔尚賢,數年前就離開曲阜、住去京師,現下既然病入膏肓,朝廷自然要張羅衍聖公的襲爵事宜。</p>

然而巧就巧在,孔尚賢的兩個兒子,都死在了他前頭,並且都沒有留下子嗣。</p>

鄭海珠觀察著魯王的沉肅之態,乾脆直言:“大王,孔尚賢公,有從弟,且不止一個,由誰進京立為嗣子、承襲衍聖公的爵位,就要看,孔家的哪一支血脈,能為朝廷分憂了。”</p>

魯王朱壽鋐,低語一聲“那是自然”,又陷入沉默。</p>

朱以派望一眼將自己視作魯藩繼承人的叔父,轉向鄭海珠道:“孔府與魯府唇齒相依,此事非同小可。”</p>

鄭海珠當然明白朱以派代表朱壽鋐傳遞出的言下之意。</p>

朱常洛要收回一部分孔府享有免稅優待的私田,讓朝廷重新掌控這些田地的賦稅收入,這個口子一開,魯藩作為宗室,是否很快就會成為第二個孔府。</p>

鄭海珠歎口氣道:“小殿下誠哉斯言。其實,萬歲爺心裡也不好受。大王,小殿下,要不是遼東的建奴已非癬疥之疾,要不是邊軍缺餉,要不是江南身為膏腴之地、解送的田賦卻在減少,萬歲爺的口諭,怎麼舍得先發到魯地?萬歲爺登臨大統已經大半年了,因為內帑發去了遼東充作軍餉,宮裡連循例要賞賜的頭花銀子,都沒發過一兩。”</p>

朱壽鋐的目光抬了抬:“何至於此,本王聽了真不好受。”</p>

說完,又沒了下文。</p>

鄭海珠心道,要挖自己碗裡的肉時,即便朱壽鋐這樣已經算得大明宗室裡最有覺悟的藩王,也不會輕易妥協。</p>

她於是拿出經過朱常洛點頭的方案:“魯藩若能為朝廷分憂,萬歲爺自也不能讓魯藩吃虧。法子有兩個,一是,兗州的煤山開得這樣好,京西的礦脈,也可由魯地出人勘探;二是,齊藩已絕嗣,但齊魯本為同一方水土,如今登萊的水道,已無倭患,魯藩治軍有方、開礦有度,若著人海貿,想來也是頗有章法的。”</p>

朱以派聞言,眼睛一亮。</p>

朱壽鋐瞥一眼侄兒,抹了嚴峻的神色,笑道:“一說販海,你便來了精神。你呀,名字錯了,你比你弟弟,更應該叫朱以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