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天道酬勤(2 / 2)

國策,不得不重視啊。”</p>

馬文升忍不住道:“不錯,我大明乃禮儀之邦,若失了教化,就丟失了根本,那麼,與禽獸之國,又有什麼不同呢?臣不反對新政,可一味新政,滿心想著的,都是工商,隻怕還有欠缺,這也是梁縣令的不足之處。”</p>

弘治皇帝聽了,沒有生氣,卻也是深以為然的點頭。</p>

這兩位,確實是老臣,一下子抓住了重點。</p>

新政肯定是要推行的。</p>

可是……教化……卻不能不提倡,這不但是國家之本,也是社稷之本。</p>

弘治皇帝微笑著對梁敏道:“容城縣的縣學,可有修葺。”</p>

“這……”梁敏搖頭:“回陛下,沒有。”</p>

弘治皇帝倒是沒有苛責他,他心裡歎息,這或許就是小吏為官的一個缺憾吧,當然……這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事。</p>

弘治皇帝正想說,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往後新政之中,也萬萬不可荒廢了這一點。</p>

誰知梁敏道:“可是陛下……縣學雖是沒有修葺,可是……”</p>

聽到這裡,弘治皇帝反而不悅起來,有了錯誤,認就是了,朕也沒有責怪,可還想頂嘴,這就是你的不對了。</p>

“可是,縣裡雖然沒有特意的關注教化,縣學也沒有重修,可今歲,縣中入學讀書的孩童,有七千六百七十四人,今歲的縣試將近,報名參加縣試的,有一千三百五十六人……這隻是各個學堂彙總來的數目,還請陛下……明鑒。”</p>

“什麼……”</p>

所有人都懵了,瞪大了一雙雙驚訝萬分的眼睛。</p>

讀書的……有七千看六百七十四人?</p>

這是什麼數目呢?</p>

容城縣如今因為人口流入,已成上縣,隻怕有五萬戶之多,人口最少有十五至二十萬。</p>

想來,少年人的人口會在兩三萬上下。</p>

可即便如此,七千六百七十四人是什麼概念?</p>

以往哪怕是整個保定府,加起來的讀書人,想來……也沒有這個數目的一半吧。</p>

哪怕是在對教育最重視的南直隸、江西、浙江等地,二十個人中,有一個人讀書,就已是極了不起的事了。</p>

可區區一個縣,單單在學堂裡讀書的,四五人中,就有一個?</p>

張升聽罷,不禁噗嗤一笑。</p>

他似乎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p>

他是禮部尚書,主掌禮樂和學校,梁敏的話,騙得了彆人,卻騙不過自己。</p>

張升朝弘治皇帝道:“陛下,若是如此,那麼這容城縣豈不是人人都如堯舜一般了嗎?就學孩童如此之多,這是前所未見的,臣……對此,很不以為然。梁縣令,你治縣有功,可是這些話,卻是言過其實了。”</p>

其他人紛紛點頭,有人開始竊竊私語,方才陛下震怒,大家精神實在有些緊張,現在卻因這梁縣令的吹牛,反而讓大家輕鬆了一些,又人忍俊不禁,也有人不禁笑了出來:“何止是前無古人,簡直就是後無來者!”</p>

“嗬嗬……”</p>

弘治皇帝又皺眉起來。</p>

他顯得有些尷尬,剛剛誇獎了這個梁縣令,轉過頭,這梁縣令等於是反手就給了自己一個耳光,自己的臉,火辣辣的疼。</p>

弘治皇帝咳嗽道:“梁卿家,不得胡言。”</p>

說著,下意識的看了方繼藩一眼,這意思仿佛是在說,你看看,你教出來的臭毛病。</p>

方繼藩心領神會,卻滿是委屈,怪我?天地良心,有好事怎麼不說是我的?</p>

當然……他深深看了梁敏一眼,卻是笑吟吟道:“陛下,兒臣對此,不予置評,不過……兒臣一直都以為,凡事……眼見為實,才是正理。”</p>

眼見為實……</p>

這擺明著是不可能的事。</p>

弘治皇帝心裡苦笑:“如何眼見為實法,梁卿家,你來說。”</p>

梁敏心裡打鼓,自己好好的報了數目,反而引來一番嘲笑,他正色道:“離縣衙不遠,有一處學堂,一看便知。”</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