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一章 東北發展(1 / 2)

承順二十九年八月十二日,河北省永平府山海關。

龐大的禦用專列車隊在這裡停留並進行煤炭和澹水的補給,趁著這個時間羅誌學也下車逛了逛山海關這個天下名關。

感受感受天下名關的宏偉!

這地方自古便是交通戰略要地,在隋朝時期就修築了榆關,不過真正要成為天下名關,還是要等到明初時期為了抗擊東北以及塞外等地的異族開始修建明長城。

而明長城的最東端一直到了海邊,明王朝有感於古榆關地理位置不行,因此東移六十裡修築了新的關隘,即為山海關。

從這個時候開始,山海關就成為了連接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的咽喉必經之地,同時又因為明王朝遷都幽州之後,山海關就成為了明王朝京師地區的東大門,戰略地位進一步提升。

當然,在明王朝中前期的時候,明王朝對北平行都司地區以及東北地區都處於攻勢,山海關嚴格來說處於腹地,戰略地位看似重要,但實際上並沒有經歷什麼戰火。

等到了明王朝中期以後,北平行都司的地盤逐漸丟失,朵顏三衛也從明王朝的盟友變成了敵人之後,山海關的戰略地位就進一步加強了。

而等到東擄人崛起的明朝晚期,山海關的重要性就得到了空前的地步……嗯,山海關真正成為天下第一名關,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

也就是說,當威脅來自東北的時候,這地方才顯得如此重要!

而漫長的華夏歷史裡,威脅來自東北地區的時期,也就隻有明朝晚期,其他時候這地方的戰略地位其實也就那樣。

怎麼說呢,有需要才重要。

當不需要的時候也就是一個名勝古蹟,常規的屯兵之所而已。

就和現在的大楚帝國裡一樣,山海關說重要也重要,但其實也不那麼重要,至少楚軍都沒在這裡駐防大量的兵力。

平常時期隻有一個常備乙等師的步兵團以及炮兵營駐紮在這裡,還是不滿編的那種,加起來也不過三四千人。

楚軍在華北地區裡駐防重兵的地方是天津和幽州兩城,其他什麼邊關城市其實駐防的兵力都不多。

而在東北地區裡駐紮重兵的城市則是遼東新省城沉陽。

這些都是因為華北以及東北,乃至漠南地區都已經不是邊關了,而是屬於正兒八經的腹地……

在這種腹地地區裡,雖然一些重要關卡會駐紮一些兵力,但是更多的隻是為了有備無患,更多的兵力其實都是駐紮在大城市,交通樞紐。

如大楚帝國在整個中原地區裡就在昔日名不經傳的徐州以及鄭州裡部署重兵。

為什麼?

不為啥,就因為這兩地方都是鐵路樞紐,徐州順帶還是河運樞紐。

通過鐵路以及河運,在徐州部署的兵力可以方便且快速的運輸到數百甚至上千公裡之外。

楚軍在華北地區把大量兵力部署在天津,也是因為這地方是交通樞紐。

同樣的,在東北地區裡,楚軍也是把主力部隊部署在交通樞紐沉陽上。

沉陽,這地方為什麼重要?

因為它是大楚帝國一係列東北鐵路規劃裡的十字鐵路樞紐。

東北地區的鐵路網,其乾線鐵路走向很簡單的,就是個十字!

橫字鐵路就是西起天津的東北鐵路一路沿著遼西走廊,穿過錦州,然後抵達沉陽,再從沉陽向東延伸一路,跨過鴨綠江進入高麗半島,並進入到東海省境內,最後一路到最東邊的大海邊上,也就是釜山。

豎字鐵路,則是南起遼東半島的旅順港,一路向北延伸經過蓋州、河口、遼陽、抵達沉陽後繼續向北,進入遼北省後經過遼北省城長春,再繼續往北殺到鬆花江,抵達黑水省省治雙江城。

這兩條乾線鐵路,乃是東北鐵路網裡最為重要的鐵路網,隻不過目前還沒有全部完工,隻建成了天津到沉陽一段,河口到沉陽一段,沉陽到長春一段。

鐵路修建開支太大,成本高昂,大楚帝國裡一些經濟好,人口多的東部平原地區都沒多少鐵路呢,東北這種苦寒之地想要修築鐵路自然也是比較困難的。

再加上其實東北地區的遼河水域以及黑龍江水域還能夠提供一定的河運運力,部分地區對鐵路的需求其實也沒想像的那麼大。

這年頭的遼河還沒有數百年的後世那樣因為淤塞等情況導致河運力不大,大楚帝國時期裡的遼河流域,其河運能力還是相當不錯的,雖然無法通行大噸位的海船,但是通航一些幾百噸的平底船隻還是不成問題的。

當年大楚帝國在遼東開發煤鐵資源的時候,就是利用太子河、渾河等遼河水域裡的河流進行外部運輸的,早些年在遼東搞機械化種植的時候,大批的機械設備也是通過河流往北運輸,糧食也通過河流運輸到河口,再裝船海運的。

而這種情況,在大楚帝國的高壓艦載蒸汽機研發成功並迅速投入內河運輸使用之後,就更加明顯了。

當然了,河運也是有著極大的局限性,比如東北很多河段到了冬天會冰封,無法做到全年通航,因此鐵路運輸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東北大力發展鐵路運輸,這是必須的,而沉陽就是這個鐵路網的中心點。

這地方之所以能夠成為東北鐵路網的中心點,自然是因為遼東省的巡撫駐地遷移到了這裡。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大楚帝國遼東省巡撫的駐地不是在沉陽,而是在遼陽……畢竟一開始的時候,沉陽都還是人家東擄的京師首都呢!

乾掉了東擄之後,有相當長的時間裡遼東巡撫的駐地依舊是在遼陽,不過遼河東岸早已經不是古代時期的那種水草豐美之地了。

因為遼河區域長期的開墾,生態退化,草地變沙地,遼河下遊淤塞嚴重,並經常發生洪澇,並在這一片地方逐步形成了一個類似沼澤地的地方,即遼澤,遼陽城就在這一片區域裡。

而太子河、渾河等區域水流量又大,在夏季的時候經常會發生洪澇,遼陽城就是其中的重要受害區域。

大楚帝國建國後,當地官府雖然持續對這些河流進行了治理,但是治標不治本啊。

在承順十年的時候,遼陽發生大規模洪澇,洪水甚至衝進了城區後,遼東省就開始準備遷移省城所在地了,經過經過多方考慮,選擇了渾河沿岸,但是地勢比較高的沉陽作為新的省城。

這地方之前被東擄作為首都所在,也有比較完善的城池以及行政建築,遷移成本比較低。

此外還有很重要的是,大楚帝國當時依舊在持續向北進攻,對當地的各種亂七八糟的土著們發起征服之戰,並同步展開大規模的屯墾行動,其中沉陽周邊地區就是當時的重要屯墾區域。

遼東巡撫駐地作為東北地區的政治、軍事以及經濟中心,適當北移可以更好的配合軍方的各方麵的行動。

最終經過數年醞釀和準備後,承順十六年遼東巡撫駐地從遼陽遷往沉陽,眾多行政機構也一同前往,由此沉陽成為了遼東省的新省城。

這後續修建鐵路的時候,自然也就把沉陽當成了鐵路樞紐中心,等這地方城了鐵路樞紐中心後,又進一步加強了該地的政治以及軍事、經濟中心的地位。

此地,也是羅誌學前往東北視察的重要視察城市。

畢竟這地方拋開政治以及軍事中心,還是東北地區裡最為重要的工業城市呢,雖然南邊遼河口那邊還要一個河口。

但是河口也有著它自身的局限性,主要從事機械加工,農產品加工,貿易等行當,而遼東地區裡的真正鋼鐵城市,其實還是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