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任重而道遠(1 / 2)

<b></b></div> 生鮮的長途運輸以及儲存,一直以來都是非常麻煩的事,彆說在十七世紀的大楚帝國了,就算是在二十一世紀裡縱然有著諸多技術手段,但是生鮮的長途運輸和儲存依舊需要比較高的成本。

在當代的大楚帝國裡同樣也有著龐大的生鮮長途運輸以及儲存需求。

比如漁業產品,在沒有冷凍技術的之前,內陸地區想要吃到新鮮的海產品不說不可能,但也是非常麻煩的事,價格極其昂貴。

通常的做法,是把海產品做成各類乾貨或者是罐頭,比如鹹魚乾,魚罐頭這兩樣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而新鮮海產品的話,要麼花費大價錢用冰塊冷藏運輸,要麼乾脆直接用海水罐子養著海魚,輔以通氣加氧等技術采用鐵路運輸……而這成本更貴。

因此在當代裡想要在內陸地區裡吃到新鮮的海產品,普通人家,哪怕是中上之家都彆指望了,吃不起的……也隻有真正的權貴之家才能夠花費大價錢吃上這些大費周章才運輸過來的新鮮海產品。

在製冷技術出現並逐步成熟,被海軍大規模應用,又被畜牧總公司采用並大規模推廣後,在漁業裡也引起了比較大的反響。

漁業,尤其是從事海產品為主的幾家漁業大型企業最近一段時間裡密切關注了製冷技術,並有先行者開始了實際行動。

東海漁業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東海漁業公司,早年乃是山東巡撫衙門財政廳所屬的官辦企業,不過後來經營不善導致破產。

破產後,多家債券人進行了協商,又引入了戰略投資者,最後讓這家規模龐大,但是經營不善,資不抵觸的漁業公司進行了重組,演變為一家股份企業。

承順三十五年東海漁業公司重組後,放棄了諸多非主營業務回籠資金,重點經營漁業捕撈以及海產品加工這兩大核心業務,最終扭虧為盈。

如今主要從事近海以及遠洋捕撈作業,海產品加工,產品主要供應於北方的幾個沿海省份。

不過東海漁業公司其實一直都想要把新鮮的海產品銷售到內陸地區去,以賺取更多的利潤,打開更多的市場。

畢竟沿海地區的海產品市場競爭非常大,海產品也賣不起什麼價錢。

同樣的海產品加工競爭也挺大的!

帝國萬裡海疆,幾乎每一個沿海的地方都會或多或少的發展漁業,這近海海域裡各種漁船多的不了,這麼多海產品捕撈上來後,也就導致了沿海地區的海產品價格始終上不了。

所以很多漁業公司都想要打開更多的內陸地區的市場……之前普遍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把海產品加工為魚罐頭,鹹魚乾這些產品銷往內陸。

但是新鮮海產品的銷售依舊沒能打開……沒辦法,新鮮海產品的長途運輸太難,用冰塊冰鎮運輸太過昂貴,而直接活魚運輸更貴,如此昂貴的產品注定隻能是少數人的享受,可沒辦法形成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

如今的東海漁業公司,就是想要最近兩年冒出來的製冷技術,涉足內陸冰鮮海產品市場!

為此,他們先是和畜牧總公司以及鐵路總公司那邊下屬負責公司進行了協商,租用了他們的冷凍運輸火車廂,嘗試性的往內陸運輸了一批冰鮮海產品。

結果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這一批冰鮮海產品對於內陸地區的居民而言,那可是新奇的很,而且鐵路冷鏈運輸的價格雖然也貴,但是總比傳統的冰塊冰鎮運輸或活魚運輸便宜太多了。

其價格也能夠做到讓中等收入的人家嘗個鮮!

因此這一批冰鮮海產品在內陸市場上,受到了極大的追捧,沒一會功夫就銷售一空,並且還有諸多人追著問下一批貨什麼時候才能到。

這內陸冰鮮海產品市場,大有可為啊!

這事,直接刺激到了東海漁業公司,他們也不再猶豫了,直接找到了鬆江貝爾公司訂購了眾多的製冷設備,開始在其幾個主要的卸貨碼頭以及內陸幾個大城市裡修建冷凍倉庫。

同時打算對自家的一些漁船,主要是大噸位的遠洋漁船進行升級改造,以安裝製冷設備,用來儲備捕撈起來的海產品。

然後又和鐵路總公司方麵達成了合作協議,簽訂了鐵路冷鏈運輸的合作協議。

鐵路總公司方麵對鐵路冷鏈運輸這種高附加值的貨運業務,自然是很歡迎的……早幾年的時候他們就和畜牧總公司達成了合作協議,雙方一起投資合作鐵路冷鏈運輸,但是現在鐵路總公司看到這塊市場大有可為後,已經開始自行調集資金建造更多的冷鏈運輸車廂,並且也選擇在若乾主要城市的火車站裡建設冷凍倉庫。

鐵路總公司已經開始大規模的在鐵路冷鏈運輸進行布局。

東海漁業公司找上門來進行戰略合作,他們自然是很歡迎的。

東海漁業公司開始布局內陸冰鮮市場,同時對船隻進行改裝,升級遠洋漁船,開辟遠洋捕撈海產品的新時代。

其他漁業公司自然也不會落下,紛紛開始在這一領域裡下注。

而作為冷凍運輸船的主要承建造船廠,鬆江海軍造船廠也順應市場,正式向市場推出了新一代,帶有冷凍儲存設備的各類型漁船產品,並針對舊式漁船推出了製冷升級改造服務,打算在這一市場上大撈一筆。

但是他們,總歸隻是中下遊廠商而已……甭管他們裡頭的誰,想要搞冷凍運輸船也好,冷凍漁船也罷,乃至火車冷凍車廂,冷凍倉庫等等,最終都離不開一家企業:鬆江貝爾公司。

這家大楚帝國裡的製冷行業的龍頭企業,也是目前唯一能夠向市場上提供成熟可靠各類製冷設備的企業,其業務在下半年,尤其是最後兩個月裡出現暴漲……可謂是訂單接到手軟,哪怕是貝爾公司已經因為訂單太多,都上調了兩次產品價格,但是依舊擋不住龐大的訂單量。

按照他們現有的產能來算,他們要把已簽訂合同的訂單生產出來,保守估計都得五年以上……更彆說外頭還有一大堆潛在訂單等著呢,因為貝爾公司產能不足,公司管理層為了避免風險,已經不再接受新訂單了。

之前的那些訂單之所以敢接,那都是建立在預計的產能持續擴產上的,他們已經有三個大型廠房正在建設,安裝設備當中,今年內會陸續投產。

這可把鬆江貝爾公司的一票老板和管理層們都給急壞了……這訂單多得是,但是產能不足啊!

之前擬定的三個產房的擴產產能,遠遠無法滿足市場的龐大需求。

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自然是繼續加大力度擴產啊……這外頭一大堆人揮舞著支票就為了求購他們一套製冷設備呢,不少公司寧願等待一年甚至兩年的交貨期也要下單。

鬆江貝爾公司的一票管理層,在承順四十年的冬天裡忙得腳不沾地,開始找廠房擴建更多的產能,尋找更多的零部件供應商等等,爭取在明年裡把預計產能再往上提一大截。

為了滿足龐大的市場需求,鬆江貝爾公司在大過年裡都沒放太久的年假,隻有區區三天而已,並且這三天內自願加班生產的話,工資直接按照三倍發放。

在訂單排滿的情況下,這生產線每停一天都是損失大量的金錢,為了維持生產,過年期間給工人們發放三倍工資也在所不惜。

而眼看著鬆江貝爾公司吃的滿嘴流油,其他幾個製冷設備公司更是羨慕嫉妒恨。

有幾個製冷設備公司,他們其實或多或少也有一些產品的,奈何性能太差,可靠性什麼的也差,市場上根本不接受,隻能是接到一些貝爾公司不要的訂單……因為沒什麼訂單賺不到錢,同時還要繼續研發,這研發經費每天都嘩啦啦的流出去,因此其他幾個製冷設備公司現在也是很難受。

饒是背後有李氏製鐵這個巨無霸總公司支撐的冠華機械公司,在通過收購了一家小製冷設備公司真正進入了製冷設備領域,也是被技術研發搞的頭痛不已。

鬆江貝爾公司在製冷領域裡提前了好幾年,但是就這幾年的功夫卻是讓他們構築起來了一道非常嚴密的專利防護牆。

製冷設備裡的幾個重要核心部件,不少其他都是有公開專利,或者是其他行業就使用過的,但是也有一些零部件是鬆江貝爾公司為了研發製冷劑而專門研發的。

前者如壓縮機。

而後者如膨脹閥、蒸發器。

其他製冷公司想要在不侵犯專利的情況下就想要弄出差不多功效的零部件來,說實話難度不小,勉強弄出來了效果也很差。

在基礎核心專利這道攔路虎麵前,饒是背靠李氏製鐵這種龐然大物的冠華機械公司,也是深感頭痛。

想要專利授權?這是不可能的,還不如直接砸一個天價收購貝爾公司呢……其實之前他們已經嘗試過,隻是人家不賣。

現在的話……貝爾公司的市值已經連續飆漲,市值嚴重虛高,市盈率都上百倍了,高到讓總公司李氏製鐵看了都得沉默的地步。

不是買不起,而是誰也不願意當冤大頭啊!

市場上不少人都知道有臨江北路的機構資本在炒作製冷行業概念,吸引中小投資者入局,想要割一波狠的回血。

年中的帝國稅務機構對金融行業進行了一波比較嚴厲的偷稅漏稅打擊,好多投資機構都收到了天價稅款罰單。